中会学术〔2018〕191号
第十一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蛇伤大会通知(第二轮)
各有关专家:
为弘扬和推广中医药治疗蛇伤的新技术、新疗法,促进蛇伤(毒)及相关学科学术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广东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华蛇学与医学》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蛇伤大会”定于2018年10月26-28日在安徽省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8年10月26–28日,26日全天报到,27–28日会议。
二、会议地点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天都国际饭店(屯溪区天都大道5号,电话:0559–2588888)。
三、会议内容
1.中医防治蛇伤与蛇毒学术交流;
2.《中华蛇学与医学》杂志编委会换届。
四、会议征文
(一)征文内容
1.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毒蛇(蜂、虫螫伤)咬伤的毒理病理探讨;
3.毒蛇咬伤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理与临床治疗研究;
4.毒蛇咬伤致伤肢残疾、功能障碍、后遗症及蛇伤死亡率的调查研究;
5.毒蛇咬伤致残及其后遗症的机理分析及中西医防治研究;
6.新安医学及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蛇伤医药的发掘整理和总结探讨;
7.抗蛇毒血清治疗蛇伤应用方法研究;
8.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经验与典型病例报道;
9.蛇伤的护理、特殊护理、危重症抢救护理等;
10.蛇毒医药研究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临床应用及产业化前景;
11.蛇毒及蛇类产品治疗肿瘤、艾滋病、风湿免疫疾病、顽固性皮肤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等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
12.应用蛇、蛇毒、蜂毒、蜈蚣、全蝎及其他有毒药物,“以毒攻毒”治疗疑难杂症疗效及机理探讨;
13.传统医药和蛇毒治疗艾滋病、传染病以及戒毒的新成果;
14.毒蛇及其他有毒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蛇类中药材养殖与资源保护,蛇类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等产业发展战略研讨;
15.祁(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等药用蛇的生态养殖及产品研发;
16.蛇类养殖新技术、新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注:蛇伤的临床分型,请按国际分型标准分为轻、重、危重三型,并应用蛇伤重、危症中西医结合诊断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使诊断标准化。
(二)征文要求
1.内容围绕会议交流主题,字数 1500–3000 字左右。论文要求提交电子版,或用 A4 纸打印。摘要在300~700字左右;
2.提交的论文电子档及打印论文以DOS或WPS文档保存,边距采用默认格式,行距为固定值 26 磅,题目字体三号宋体加粗,摘要用小四号仿宋倾斜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字体;
3.截稿日期:2018年10月 16日;
4.征文PDF版及Word版提交至:ahhszhf@sina.com或1104358791@qq.com。
五、会议费用
会议费8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六、参会人员
1.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蛇伤与蛇毒专业全体会员;
2.各级中医、民族医、临床毒蛇(虫)咬伤治疗医务人员;
3.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蛇毒、医药的科研代表;
4.相关医药企业和经营服务商。
七、注意事项
参会代表请于2018年10月16日前将回执发送到ahhszhf@sina.com或1104358791@qq.com。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江永强 13955963039
郑海峰 15255987450
汪胜松 13965512439
附件:1.第十一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蛇伤大会回执.docx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8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