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厦门市中医药学会结合自身优势,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医全程参与的总体思路,要求各会员单位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特色和优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中医力量。
一、协助组建中医防治组,制定并适时更新中医药防治方案
厦门市于 2020 年 01 月 22 日正式成立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组,小组由厦门市中医药学会各会员单位,包括有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等中医药专家组成。防治组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和(试行第四版)之中医药治疗方案,结合厦门地区新冠肺炎患者特点及疫情变化,于 2020 年 01 月 22 日及 2020 年 01 月 29 日先后出台了《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和试行第二版。另外,中医防治组各位成员也在各自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中西医协作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防治工作
预防为主。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号召各会员单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如:厦门市中医院讨论并拟定“预防流感方”和“普通流感方”,共免费提供 6485 剂中药供全院职工服用,给予高危人群如发热观察科工作人员量身定制“扶正祛邪方”每天发放 50 包,并为援鄂医务人员提供“预防方”颗粒 250 剂,均收到预期的效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据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叔禹教授提供的处方“守正饮”,以及由厦门市新冠中医防治专家组拟订的预防方“清温饮”做成的代煎中药包,提供给普通市民预防用,并免费发放给在杏林医院新冠专病区的医生、护士服用。至今共发放“守正饮”1000 袋,“清温饮”400 袋,以及免费提供给杏林医院医护人员其他中药药包 900 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拟定具有扶正、祛湿、抗疲劳的中药预防汤剂,免费发放代煎好的中药预防汤剂共3000 余袋。目前我市医务人员零感染。厦门市中医院张琼英、唐金模等中医专家作为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专家,在参与救治的同时,利用媒体向市民传播中医药防治科普与辟谣。同时,为减少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次数,第一医院中医科在科主任黄献钟带领下特地开通免费的新冠相关的网络咨询。
提前介入。发挥中医优势,积极开展干预工作。
厦门市中医院对于所有发热观察科留观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厦门市中医院发热观察科自 2020年1月31日至2月14日,共接诊可疑留观病人82人次,每天由中医专家组专家进行辨证治疗,确保患者在留观24小时之内服用上中药,经临床观察,对发热、乏力、咽痛症状有良好的缓解和改善作用。专家还对留观的患者进行治未病指导,交代病人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做好情绪安慰,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厦门市定点救治医院(杏林医院),从杏林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一医院中医科黄献钟主任及杏林医院陈秋旻主任一直坚守在一线定期为每位患者查房并处方。基本确保新入院患者在入院后 48 小时内有中医药参与治疗,中药参与治疗率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