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中国科协自2012年起组织实施了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专项通过以奖代补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我会荣获了优秀科技社团奖项二等奖,科协每年度200万元资助,连续资助3年。通过三个年度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学会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会员凝聚力、自我发展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014年11月5日,中国科协致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局支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完成能力提升第一期项目表示了感谢,对学会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取得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在《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科技社团奖项目总结报告》中多次提到学会的工作亮点。现摘录如下:
1.发布《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2)》和《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2012-2013)》,为国家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与科研思路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对促进中医药的自主创新和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近三年间推荐国家奖的获奖率达到83.3%。
3.开创性地举办高端学术交流: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了“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阿龙•切哈诺沃、理查•罗伯茨、杰克•绍斯塔克、埃里克•马斯金、罗伯特•默顿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卡伊,国内刘新垣、杨焕明、陈可冀、韩济生,以及王辰、韩德民、吴以岭、郑树森等8位院士,10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共融发展”为主题,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沿、生物医学技术经济学展望、中医药学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应用与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同台演讲、同台展示,启迪了思维、拓展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加深了了解,对促进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共融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和提升中医药学术地位发挥了极大作用。
4.在经中国科协确定的10个首批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项目中,中华中医药学会占了3项,分别是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国标委——社会团体标准研制试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部门预算中医医院项目预算专家论证评审。中华中医药学会根据财政部、国家中医局有关规定和要求,对6家局管医院中医事业费新增项目预算编制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论证。通过建立、完善专家库,健全审评流程和标准,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预算执行考核,确保让行业社会“心服口服”。
5.组织开展以“春播行动”为重点的基层中医院人才培养与适宜技术推广工程,三年共开展培训489期,总计培训基层医务工作者34624人次,在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推广适宜技术、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上成绩的取得与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密不可分,学会秘书处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归纳好自承接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工作以来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完善措施,扎实工作,积极争取并完成好政府转移的各项职能,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力,提升学会对中医药事业进步乃至国家创新社会发展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