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2013年11月1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1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年会以“学术性,权威性,包容性,有效性”为指导,以“巡礼展示”为宗旨,以“新成果 新进展 新突破”为主题,采取特邀报告、分会场学术研讨与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充分发挥学会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聚焦特色优势,展示创新成果,推动学科进步,服务事业发展,搭建了学科交叉、影响广泛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规模大,层次高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伯礼、李大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等专家、领导出席了大会。大会支持单位及协办单位的相关领导,中华中医药学会部分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办负责人,局直属单位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以及部分在京中医医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管理、文化、产业相关专家学者近2000人参加了会议。
(二)对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促进作用
刘晓峰副主席在讲话中,将振兴发展中医药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重视继承与创新、重视传播与普及和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党的中医药政策、推动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极大地鼓舞了中医药工作者的士气。
(三)对中医药学术发展有引领作用
年会上,樊代明院士做了题为“整合医学初探”的特邀报告,樊院士深刻剖析了当前医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深入阐述了整合医学的定义和内涵,系统论述了整合医学实践的策略与办法,提出了“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理念。樊院士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比喻、诙谐风趣的语言、发人深省的提问,赢得全场听众阵阵热烈掌声。
(四)对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推动作用
王国强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协同创新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有效保障,是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中医药行业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壁垒,创建战略联合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发挥学术团体优势,培育中介机构,加快中医药行业协同创新步伐。
学术年会除了注重学术引领外,设立的会展专区,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平台。会展采用文字、图片、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受到了与会领导的关注,很多专家与企业参展人员交流产品、设备的具体情况,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非常宝贵和中肯的建议。
(五)对和谐学术生态建设有积极作用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在讲话中指出,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学会要加强交流平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要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确保学风正派。年会还举行了“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自律倡议书”签名活动,向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不泄露应保密的学术内容”,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积极响应,纷纷驻足签名。
(六)对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示范作用
王辰教授做了题为“中药汤剂治疗新型甲流的临床研究”的报告,该研究在国际上第一次以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中药汤剂治疗甲流的有效性,开辟了病毒感染治疗的新领域,以科学的方法向世界昭示了中医药在人类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是中医药研究走向世界进程中具有标识性的重要事件,广大专家深受启迪。
(七)内容丰富,选题前瞻
年会设立了主会场和“中医内科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流感中医药防治学术研讨会”、“难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学术交流大会”、“健康科普年会”、“中医诊疗设备临床评价与推广基地建设论坛”等八个分会场。主会场,樊代明院士、王琦教授、朱彦教授、王辰教授、梁繁荣教授、黄璐琦教授分别以“整合医学初探”、“中医体质学的构建与应用”、“中药注射液技术升级研究”、“中药汤剂治疗新型甲流的临床研究—— 一个传统方剂的科学评价及其意义”、”“经穴特异性研究”、“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作情况”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八个分会场邀请王新陆教授、王沛教授、刘建勋教授、王庆国教授、冯子健教授、姜良铎教授、孙光荣教授、王忠教授等权威专家分别以“治未病”与血浊论”、“肿瘤治疗中要‘用药重引经’”、“中药复方指征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技术平台的建立”、“全球及中国流感防控形势”、“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式与方法之探讨”、“风湿性骨关节疾病的防治”为主题作了学术报告。
(八)社会反响强烈
刘晓峰副主席、程东红书记和王国强副主任的讲话高屋建瓴,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剖析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描绘了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极大地鼓舞了了中医药行业士气,坚定了中医药人的信心,吸引了人民网、网易、新浪网、人民政协网、和讯网、中国政府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中国江苏网食品药品化妆品法规网、中国医药报、科技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学会将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角度,站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和学会的工作实际,抓住中医药发展的重大、关键、热点问题,立足传统,面向前沿,汇聚多领域、多学科专家,在总结本届年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做好年会的顶层设计,真正将学术年会打造成学会的品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