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并屠呦呦研究员:
欣闻你院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谨向你院和屠呦呦研究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我国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建院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青蒿素的研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屠呦呦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从1969年受命承担“抗疟新药研究”抗美援越战备任务,在屠呦呦研究员的带领下,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进行鼠疟模型筛选,历经200多个方药380多种提取物失败,后受东晋《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的启示,不断改进青蒿提取方法,于1971年10月首次从中药青蒿中获得抗疟有效部位。课题组继续攻关,1972年11月成功从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进一步研发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青蒿素是不同于原有抗疟药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解决了抗氯喹恶性疟治疗的难题,1986年获得了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为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曾于1979年获颁国家发明奖。屠呦呦等把青蒿、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整理成学术著作——《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该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有关青蒿和青蒿素类药物研究状况和最新发展动态。《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为青蒿素系列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为疟疾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自豪!屠呦呦研究员及所带领的团队用事实证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中国中医科学院继续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再接再厉,取得更多的中医药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