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5日

 AMI后慢性心力衰竭(HF)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心室重构,预防AMI后心室重构对防治HF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对AMI,即“胸痹”疗效确切,目前中药制剂在AMI二级预防应用中占有相当高比例,但是中国循证医学中心(EBM)对中医药治疗AMI系统评价,认为试验设计问题较大,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存在问题主要有:大样本、多中心的RCT较少;盲法使用率过低;没有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进行研究;缺乏远期预后和终点指标的研究;忽视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果可靠性低。中医药的许多研究缺乏严格的随机和盲法对照,得不到国际主流医学认可。因此采用随机、盲法对照、大样本临床试验方法,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大型临床研究,是证明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AMI后心室重构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因此益气活血是其治疗的主要大法。益气活血中药干预炎症、促进修复已有许多的研究成果,且中药有“化瘀而生肌,生肌而不留瘢”的特点,符合心MI后修复的病理特征:①不能影响对损伤组织必要的修复;②同时消除不必要的、过度增生的胶原纤维。
    基于以上,本研究首先在方法学上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为平台,共纳入气虚血瘀型MI患者220例,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于入选时、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检测超声心动图、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脑钠肽(BNP)检测及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结果显示MI患者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可有效地减少BNP和PШNP的分泌,减轻心肌纤维化,从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同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对芪参益气滴丸治疗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制AMI大鼠模型,通过检测4个不同时点(3d、2w、4w、8w)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梗死区和非梗死区Ⅰ、Ⅲ胶原含量及比值,BNP、PⅢNP,RT-PCR方法测定心肌组织TGF-β1、TNF-α、MMP-9、TIMP-1、IL-1mRNA表达,并用Western-blot检测相应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显示:芪参益气滴丸通过对胶原比例的调节,并通过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对促纤维化因子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作用,促进MI后坏死区心肌的早期修复,减轻梗死区膨展,同时抑制非梗死区心肌胶原的增生,减轻心室纤维化,从而抑制心室的扩张,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本研究成果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医院、天津南开医院、天津武清中医医院、天津北辰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推广应用,芪参益气滴丸原开发适应症主要是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通过本研究将药物扩展应用于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及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肯定,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课题组在全国多省市与天士力医药集团共同举办了10余次大型学术讲座,对学术交流和企业产品的进一步研究推广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