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中医药局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承办的2025年《四川中医》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会议在成都成功召开。四川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田兴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出席并讲话。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何本祥致辞,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宋平、陈泽君、李炜弘、孙军刚、秘书长张莹、副秘书长杨向东参加开幕仪式。四川省中医药学会60余名常务理事、30余名主任委员,以及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会。
田兴军强调,期刊发展要立足国家战略,持续完善各项制度体制建设,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要充分依托优质专家资源,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和省中医药学会为重要支撑,构建强有力的学术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三审三校”制度要求,确保刊发论文的原创性、新颖性、科学性;要服务好四川改革实践,紧密围绕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需求,聚焦川派中医药学术传承、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创新研发等特色领域,加强专题策划和深度组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品牌栏目,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刊发展路径。
马骏表示,当前中医药期刊正迎来政策赋能加劲、科技需求驱动的黄金时期,《四川中医》积淀深厚,但与学术顶刊还存在距离。提出期刊发展要守住质量生命线,打造特色认知点,依托川医川药打造好地域特色栏目;要构建传播新格局,借助学会资源搭建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平台,联合其他期刊共同举办研讨会、专题论坛、学术交流活动等,不断扩大话语权;要坚持开门办刊、专家办刊,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科研工作者加入,使老牌期刊焕发新活力。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李耿研究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工程分会滕玲副秘书长,从多学科交叉与国际视野角度开展话题讨论,为期刊注入前沿智慧;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王晴常务副主编、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孙鑫执行主编,围绕审稿流程优化、办刊水平提升等内容分享经验,以促进期刊学术规范性与专业性的提升;特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李旭林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马娜副主任等,就传播与影响力建设、数据分析与评价领域方面进行分享,共同探讨期刊传播效能的提升路径。三方面力量的整合,构成了本次会议专题报告的核心框架,旨在全方位强化期刊的学术内涵与传播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阵地的重要性,深化了大家对学术传播的使命与责任担当;拓宽了学术视野与创新思路,意识到中医药研究需结合现代科技等新领域;同时强化了期刊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促进了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此次会议是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大家将持续关注《四川中医》期刊动态,以自身力量带动周边团队,投送更多高质量论文,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和献言献策,努力推动期刊发展再上新台阶。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