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年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8日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来自全国的中医药院校、医院等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朱立国院士通过视频方式对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任委员宋柏林,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瑞瑾,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帮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雷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杨金生,全国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院长杨骏等出席开幕式。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秘书长吴兴全主持开幕式。

    马骏表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的宝贵钥匙,推拿学在治疗、康复、预防三大领域发挥关键独特作用,并对分会未来发展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向内深耕,聚焦学术引领,传承精华提升推拿学科核心竞争力;二是向外融合,关注政策前沿,守正创新重构推拿学科时代新舞台;三是上下贯通,重视人才培养,为民科普续航推拿学科可持续发展。

    朱立国表示,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工作。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推拿学科要展现新作为,并提出具体措施,强调要鼓励青年人才成长,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宋柏林指出,推拿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维度共同发力:一要强化科研创新,促进跨界融合;二要深化区域协作,助力基层提升;三要汇聚民族瑰宝,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在主旨论坛环节,7位演讲嘉宾生动诠释了在深化医疗改革背景下,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意义。

    杨金生教授作了题为《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学术思想和针灸治疗痛证的临床经验》的报告,阐述了程莘农院士的学术精髓,深入探讨其针灸诊疗痛证的独特理论与实践经验。

    宋骐教授作了题为《AI赋能中医诊疗:从“望闻问切”到智能辅助诊断的探索》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医诊疗模式中的巨大潜力。

    于杰教授作了题为《临床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报告,分享了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宝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解决科学问题。

    王龙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打造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推拿学科》的报告,指出推拿学科的长远发展不能仅依赖于技术传承,更必须构建一个融汇理论、技术、教学与人文于一体的独特文化体系。

    付国兵教授作了题为《正体通阳、推心振腹》的报告,指出现代社会许多心理情绪问题与躯体症状并存,因此提出了“正体通阳,推心振腹”的治法。正体通阳旨在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调理脏腑气机,推心振腹强调心身合一、命运重启。

    唐宏亮教授作了题为《推拿镇痛研究的战略图景与未来机遇》的报告,指出未来推拿发展的机遇在于交叉融合,通过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推拿镇痛不仅能巩固其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核心优势,更有望在防病治病领域开辟新天地。

    吴兴全教授作了题为《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的报告,强调要适应当前医改新形势,提出要从强化科研创新,深化循证研究;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中西医融合与交叉学科合作;加强行业自律与学术引领等角度推进学科建设。

    本次年会同时设有临床论坛、科主任管理论坛、科研论坛、青年论坛、继续教育论坛等5个平行论坛,共安排89场主题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推拿分会党的工作小组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利用会议间隙安排实地学习了安徽省名人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党员代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本次年会是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召开的重要盛会,不仅展示了推拿学科的最新成果,也为推拿学科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更为未来推拿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