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乃仁术,科普为民” 倡议书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7日

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中的瑰宝,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与经验。新时代中医药科普工作肩负着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最新修订版)》《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防范虚假医疗科普信息误导公众,我会鼓励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内容生产与传播,推动中医药科普事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科学认知与健康管理能力。同时,为引导专业医疗科普工作者更好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现面向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正确导向,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底蕴内涵,着力彰显中医药在维护民众健康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

    二、秉持科学严谨,确保内容真实

    始终以科学性为根本,立足行业共识与学术规范,产出真实准确的传播内容。坚决杜绝传播未经证实或存在争议的观点。坚决杜绝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和敏感信息。坚决杜绝夸大疗效。坚决杜绝封建迷信。

    三、聚焦众需求,传播实用健康知识

    紧密围绕民众对中医药的实际需求,聚焦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时令病等,传播简便实用的中医药防治知识与养生方法,提升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和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能力。

    四、创新传播形式,提升科普吸引力

    积极探索新媒体等传播方式,合理运用多元化表达手段,将中医药知识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叙事形式相融合,提升科普内容的艺术性、趣味性与传播力。

    五、强化专业培养,提升科普质量水平

    积极参加专业和科普能力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持续提升科普能力与新媒体传播技能,确保科普作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多出精品。

    六、坚守公益初心,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坚持科普的公益性原则,将服务群众健康置于首位,保障获取健康信息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坚决杜绝以科普之名变相发布广告、商业推广或任何形式的隐形营销行为。

    七、严守传播规范,保障信息安全有序

    自觉遵循内容制作与审核规范,严格遵守相关机构的审核与监管机制。发布或转载医疗信息时,标注信息来源以确保可溯源查证。保障科普信息安全有序传播。

    八、促进互动交流,共建健康科普生态

    积极与社会各界互动交流,倾听反馈并不断改进,努力创作更多传播面广、接受度高、符合民众需要的中医药科普作品。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理性认知与规范应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以传播科学严谨实用的中医药知识为己任,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共同营造良好的中医药科普生态环境,推动中医药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5年9月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