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纪要
翻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11年2月11日

翻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日至10月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中医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主办,山西中医学院承办,会议共收到征文27篇,其中10位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市中医院校的中医翻译人员、中医英语教学人员、从事对外交流的人员以及相关的出版业工作者共四十余位代表围绕中医翻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中医英语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翻译分会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中心主任丁年青主持,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陶功定、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处处长文渊等山西方面的领导同志发表讲话,对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同时欢迎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翻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谢建群在开幕式上对近十五年来中医药翻译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对中医药翻译事业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在新落成的山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大楼前合影留念。之后,会议进入专题发言阶段。首先,翻译分会首席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廷钰教授围绕“中医四字句的翻译和回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四字句的翻译水平提出了独到见解和中肯的建议,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广西中医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蒋基昌教授的发言对以数字方式命名的中医常用方剂名称英译进行了探讨,引发了参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从事中医翻译工作中多开展一些学术争鸣是十分必要的,这有益于推动本领域内翻译水平的整体提高。辽宁中医学院张庆荣教授对中医学专业英语班学生汉译英能力培养以及目前中医翻译的标准与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来自山西中医学院的青年教师崔素花作了题为“中医语言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专题发言,河南中医学院的陈葆荣教授的发言则强调要重视文化与语用因素在中医英译中的作用。上午的发言与讨论积极热烈,原定于上午的丁年青秘书长的发言被推迟到了下午。
下午的会议一开始,丁年青教授以“打造中医英语精品课程”为题,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中心成功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医英语”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经验,并对如何开展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和设想。中医英语教学既是培养现代化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中医翻译事业未来接班人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丁秘书长的发言引起了各学校参会代表的浓厚兴趣,积极提问,并希望学会将来以此为专题开展研讨会或者培训班。其后,浙江中医药大学李磊教授就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作了发言,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曹立娅教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对外医患交流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专题发言,来自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外语系的青年教师李苹和姚丽娟分别对《黄帝内经》对偶句英译研究和中医翻译中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下午的大会发言结束后,参会代表分为两组进行了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除了关于中医翻译的学术探讨,与会代表、中医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分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期望:如今后分会可以收取一定的会员年费,以保证分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今后分会换届选举中要吸收那些热心分会工作、愿意为分会作贡献的人员,而对于那些不积极参加分会活动的委员必要时应该予以更换;争取创办中医翻译专业期刊,为广大中医翻译工作者提供发表学术观点的平台;加大对青年中医翻译工作者的培养,保持整个中医翻译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等。分组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讨论的主要结果,丁年青秘书长代表分会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期望一一作了回应和答复,如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分会工作作为委员改选的一个重要指标;创建专业期刊涉及很多问题,审批也比较难,可以先从在现有中医期刊中开辟中医翻译专栏着手;明年由分会组织中医英语教学师资培训班加强对青年教师培训等。大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参会代表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如中医翻译界元老河南中医学院朱忠宝教授评论通过此次会议与老朋友相聚,结识了新朋友,也让他对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最后,大家一起相约明年翻译分会在河南举办中医翻译国际论坛再相见。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