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08年4月18日

    2007年9月23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在广州市东方宾馆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张奇司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王昌恩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张孝娟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秘书长,祈福医院彭麟基院长,澳大利亚中医药针灸学会林子强会长,英国伦敦中医学院梅万方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王奕主任,香港注册中医师学会冯玖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阶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金世明秘书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邱仕君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王洪琦院长,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杨国晋副会长,美国华盛顿特区传统中医针灸中心吴世华主席,加州中医师联合总会马雪名誉会长,香港注册中医学会陈永光副会长,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凌桂珍秘书长,香港现代中医进修学院苏元元院长,澳门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廖志坚先生,泰国中药商会翁宗周副会长,广东祈福医院徐复霖总监,澳门国际中医药学会杨显荣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刘平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张司司长致词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设两项议程:1.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2.“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有关内容纪要如下:
    一、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刘平副主任主持。 
    首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主任宣读国家民政部关于同意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的批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张奇司长讲话:海外中医药事业不断蓬勃发展,中医药贸易逐年增长,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学术活动频繁,交流活动也由民间组织德合作上升到政府层面,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中医药立法工作也迈向了新的台阶,表明中医药在全世界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是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增加,但受地域和教育等方面的制约,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执业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为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和认证途径,必将拓展中医药的海外市场,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教育空间贡献力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王奕主任宣读“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的机构组成,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及顾问名单,全体到会委员鼓掌通过。会上吕玉波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卢传坚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西中医学院王乃平院长等其他9位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育科王燕科长等6位同志当选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会上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曹洪欣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奇、中国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怀荣、英国伦敦中医学院校长梅万方、祈福医院院长彭麟基、澳大利亚中医药针灸学会会长林子强、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副会长杨国晋、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陈抗生、泰国中药商会副会长翁宗周、美国华盛顿特区传统中医针灸中心主席吴世华任工作委员会顾问。
    由新当选卢传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讲话:中医药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世界性中医药热潮方兴未艾。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不断迈进,存在几大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必须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二是必须进一步规范中医药师的资格认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三是必须建立中医药诊疗规范和评价标准。我国现有的中医药对外教育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因受时空、经费等限制,还远远不能满足世界各地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迫切希望开辟一条经济、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和认证途径,以提高海外中医药服务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委员会将致力于海外中医药人才培养,注册认证,学术交流,促进海内外中医药合作和成果推广,推动中医药在海外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海内外中医药从业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委员会全体成员将以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为发展海外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
    二、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中医药师注册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卢传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持第一次会议,到会的30几位海内外会员专家出席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讨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外认证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工作流程、申请程序等工作文件。
    与会委员对海外认证工作细则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在国内外中医药教育体系不一的情况下,认证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意义重大;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的机构为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权威、具有共同认可性的平台,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广纳海内外专家,初步具有开展海外资格认证工作的代表性;
    2.应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中医药发展的调研,设立工作委员会的短期、长期目标,明确委员会的工作宗旨;
    3.工作委员会要获取国际认可度,必须加强工作过程的监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执行工作规范,通过工作委员会的严谨工作,树立资格认证的一个品牌,通过务实的工作、卓越的资格认证品质获取海外各界的承认,加强资格认证的权威性;
    4.工作细则中除了对在国内接受中医药教育的人员提出资格认证办法外,对海外接受中医药教育的中医药人员的认证方式和流程,也要做出相应的规定。
    5.资格认证工作后,要注意对海内外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执业水平,细则应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的方案。
    6.中医立法工作在国外开始受到重视,英国已将中医立法提上议程,委员会的工作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发源国的影响,开展国际化合作。
    7.可考虑根据海内外中医药发展需要,尝试设立单边单科认证(如针灸、推拿等)。
    卢传坚副主任委员总结后发言:根据全体委员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海内外中医药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完善工作细则。根据工作安排,会将全体委员分成不同的工作小组,以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广东省中医院近期正在建设中医研修院,是专门针对海内外中高级中医药从业人员开展研修工作的平台,希望与海外中医药师的资格认证工作紧密结合,以促双方发展,同时热忱欢迎各位委员担任中医研修院的客作教授,共同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