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年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3日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会议设置7个分会场,涵盖耳科、鼻科、咽喉嗓音、口腔、综合外治、护理、青年论坛等专题。

会议现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大新、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熊大经,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健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学术部主任焦云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海峰,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端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刘蓬,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苏祥飞,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阮岩、主任委员王嘉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秘书长何伟平、常务委员张治成共同主持。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致辞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健锋致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海峰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王嘉玺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秘书长何伟平(上)、常务委员张治成(下)主持开幕式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王耀献在《临床学科建设的思考与策略》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学科建设路径,强调要坚持”临床为本、科研为翼、教学为基”的发展理念,为专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作报告

    刘大新以《学中医,论臟腑,话传承》为题,深入剖析了脏腑理论在耳鼻喉疾病辨治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典型病案阐释了”从脏腑论治”的临床思维,对夯实中医经典理论基础、推动学术传承具有重要启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大新作报告

    熊大经在《风邪新释》报告中,对风邪致病理论进行了现代解读,提出”风邪贯穿鼻鼽、耳鸣、喉痹等多类疾病”的新观点,为疏风通窍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熊大经作报告

    阮岩围绕《腺样体肥大的中医药治疗》,提出“中西融合、病证结合、分期论治”的诊疗模式,强调在发挥西医快速控症优势的同时,深度融合中医药调节免疫、改善体质的长远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阮岩作报告

    各分论坛精彩纷呈。耳科论坛聚焦耳鸣、耳聋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科论坛深入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药干预策略;咽喉嗓音论坛集中讨论腺样体肥大、声带病变等热点问题;口腔论坛展示了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特色优势;综合外治论坛全景式展示了针灸、罐法等传统技术的创新应用;护理论坛聚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标准化建设;青年论坛涌现出一批选题新颖、充满潜力的研究成果。

    本次大会还举办了”中医耳鼻喉外治技术视频演示论坛”,通过视频形式展示了穴位埋线、腹针、鼻内针等十余种外治技术的操作规范,体现了中医药技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各分论坛

    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中医药在耳鼻喉口腔科领域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分会将进一步加强中西医融合、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