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同承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共同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传承创新,多维共进”为主题,设置1场主旨论坛和4个专题分论坛。

会议现场

    国医大师刘敏如(线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章遐义,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顺民,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林天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张天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尤昭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河北中医药大学杜惠兰,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赵瑞华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秘书长汤玲主持。

    刘敏如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勉励同仁深耕基层医疗,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服务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实践力量,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中医智慧。

国医大师刘敏如线上致辞

    马骏肯定了妇科分会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分会要继续筑牢党建根基,把准发展方向;深化理论创新,厚植学科底蕴;聚焦临床需求,增强服务效能;拓展国际交流,传播中医声音。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在线上作《复方中药创新药的功效物质研究与实践》报告,首创”病证-机制-量效”三维研发范式,提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的中药创新路径,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在线上作报告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尤昭玲教授在《女科生殖疑难痼疾中西融合诊疗思考与策略》报告中,以临床实效为根本,以守正创新回应时代,通过临证假说与双医协同,推动中医药在生殖健康领域实现科学突破与体系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作《”以德载道,以道驭术”名医传承的思路与感悟》报告,提出应坚守”以德载道、医者仁心”的根本宗旨,确立”传承学科文化、融汇中西之术、培育当代明医”的发展路径,为中医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启示。河北中医药大学杜惠兰教授在《中医药提升女性生育力的思考》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医药在干预生育能力下降及辅助生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郭艳教授作《主编视角下科技论文全程要素—科研与写作中的思维晋级》报告,系统阐述了从选题、伦理、数据到撰写的全流程要点,提倡通过实践与交流提升写作能力,以实现成果的有效传播。山东中医药大学李霞教授作《科研项目申报的思考与实践分享》报告,介绍了国家基金申报的成功关键点,选题结合要注重个人优势与团队方向,标书撰写应注重多学科协作,从评审视角提升标书吸引力。

    本次年会设四个专题分论坛。”名医传承与创新论坛”聚焦名医学术传承,分享国医大师临证精粹,解读妇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妇科热点与难点论坛”深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辅助生殖、卵巢功能下降等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策略;”理论研究与实践论坛”从经典理论出发,探讨其在辅助生殖与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青年论坛”通过临床辨治案例汇报和中西医融合交流,展示了青年医师的学术活力与创新能力。各分论坛交流深入,气氛热烈。

    会议期间,赵瑞华发布了2025年度第二批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攻关项目指南(中药专项),并号召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中医妇科科研创新。

发布现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传承创新,推动中医妇科在标准化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女性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做贡献。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