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活动
守临证,创新效,青年承术筑未来——中华中医药学会2025年中医肿瘤青年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8月8日

    2025年7月31日至8月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2025年中医肿瘤青年学术论坛”在甘肃庆阳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守临证,创新效,青年承术筑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肿瘤领域的青年委员、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会场全景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侯炜,甘肃省庆阳市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金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纪委书记肖伟刚等出席开幕式。

侯炜致辞

    侯炜介绍了肿瘤分会青年论坛的发展历程,分会通过搭建平台、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传承引领,充分发挥青年学者在中医肿瘤学科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承担重要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寄语青年委员再接再厉,推动中医肿瘤学科创新发展。

    论坛落实“学术引领年”的相关要求,设置特邀报告、专家讲坛、专题讲座与论文交流4个部分。

    特邀报告环节,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柴可群教授立足临床疗效,深入浅出,结合临床案例,剖析了“温阳通络法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刘慧教授以“肺癌的免疫治疗”为主题,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介绍了在肺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不同人群免疫治疗的差异表现,阐释了中医药联合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增效的潜在优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彦国教授从“医学的温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肺癌外科治疗临床经历,用流行病学数据呼吁青年学者人文关切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特邀专家报告

    专家讲坛环节,河南省肿瘤医院刘怀民教授从经典案例出发,讲解了“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江苏省中医院舒鹏教授介绍了“抗肿瘤特色院内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实验结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周蕾教授从学科发展角度,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体系建设的心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郑红刚教授以“调气解毒”理论为指导,介绍了广安门医院特色制剂在应对晚期肝癌方面的临床效果。

    专题讲座环节,分为“并发症防治专题”与“研究前沿专题”2个部分。青年学者王维、康小红、戴小军、陈汉锐分别分享了癌性发热、EGFR-TKIs的心血管毒性、肿瘤发乏力-失眠-疼痛-厌食-口干症状群、肺癌相关不良反应等肿瘤并发症的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思考;李丛煌、朱丽华、朱津丽、罗文汇分别介绍了小细胞肺癌防治、消化道肿瘤防治、E3泛素连接酶机制、中药抗肿瘤配方颗粒研发等肿瘤领域的研究前沿进展。

专家讲坛、专题讲座环节主旨演讲与学术讨论

    论文交流环节,青年学者宋程、赵强强、王烁、张亦璐、王珊珊分别对各自研究领域做汇报,并与现场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共收到投稿130余篇,汇编为会议论文集进行交流分享,代表了中医肿瘤领域的研究前沿,展示了青年学者的临床技能与科研风采。

    会议期间,肿瘤分会召开了2025年常务会议,会上讨论了关于编写《中医肿瘤病学学科发展报告》要求与注意事项、学科发展调研的方式方法等,确立了学科发展报告编写的基本思路。

    8月2日上午,在秘书长郑红刚带领下,肿瘤分会党的工作小组部分党员前往陕甘边革命老区、长征落脚点南梁镇,参观南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深入学习了长征会师前,习仲勋、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斗争中建立革命根据地,铸就了伟大的南梁精神,为延安精神提供了本土实践基础。此次参观学习使肿瘤分会青年党员更加深刻地领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同时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青年人奋勇前行。

肿瘤分会党的工作小组前往南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