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承办的首届“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班(第三期)在四川成都顺利举办。第四届国医大师王新陆,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宗友,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郑川,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唐健元、副院长陈秋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研究办公室临时负责人郭继华主持。
开幕式上,李宗友表达了对“雏鹰”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鼓励学员们立足自身专业,借助雏鹰平台,提高能力本领,充分发挥青年优势,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田兴军向学员们介绍了四川省中医药建设的显著成效,希望学员们在培训中增进对四川中医药历史和发展的了解,在学术科研等方面积极结对合作。唐健元向学员们表达了欢迎和敬意,介绍了培训内容,并祝愿学员们以经典为根,夯实临床根基;以创新为翼,开拓中医药现代化路径;以合作为桥,共筑中医药发展共同体。
本次研修既邀请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讲授经典理论和临床经验,也组织专家分享了中西结合、古今融合的创新思维,更有中医药数智化应用的前沿观点,同时开展了临床案例研讨和医院实地调研活动。研修班分别邀请了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教授、艾儒棣教授、熊大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文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张霄潇副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董雷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春光教授,常德贵教授、杨东东教授分别作《伤寒方的临床应用》《从流溯源析麻黄升麻汤》《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狼疮肾的体会》《思考中医》《雏鹰学员发展规划》《走进“术高神通达”》《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医药数智化与传承创新》《伏邪理论指导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防治体系的构建》《去沉疴、化顽疾——探索中医经典临证应用之密码》《守正创新——脑病中医临床思考》特邀报告。
本次研修班的顺利举办,让雏鹰学员们进一步夯实了中医理论技能,学习了中医药数智化的最新进展,为促进雏鹰学员们成长为复合型中医临床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参与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收获颇丰,下一步也将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奔赴中医药事业“领航雄鹰”的成长之路。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刚:在成都举办第三期研修班结束了,但是脑海中仍然呈现着老师们精彩授课,同学们精彩提问答疑的情景。此次培训班紧跟形势、恰逢其时,课程安排紧凑、充实、实用。各位专家毫无保留地分享学术经验,让我对经典理论有了全新理解;典型案例剖析环节,名家的独到见解,拓宽了我的临床诊疗思路。和同学们交流时,思维的碰撞让我对中医传承发展有了更多思考。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参加雏鹰计划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同时我也加倍珍惜,“蓉城春日聚英贤,雏鹰翔空启新篇。矢志岐黄心似铁,高飞共筑杏林天。”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展翅高飞,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马倩雯:特别荣幸成为雏鹰班的一份子,非常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和来自五湖四海优秀的中医青年才俊成为同学,同学们不仅临床技术高超,科研水平也特别的突出,是我未来前行路上的学习榜样。雏鹰三期研修班在各位专家的慷慨传授以及会务组的精心筹备下,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中医的热情。参加雏鹰计划研修班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我将珍惜这份收获,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医,为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洋:通过三次的雏鹰计划项目培训使我在学医-行医-传医-悟医的道路上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感悟!雏鹰计划是一场“守正与创新”的修行:守经典之正、承先贤之道,创时代之新!通过雏鹰计划项目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唯有将文化自信、中医临床功底与科学精神融为一体,方能成为真正“明医”(明道之医,明理之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金伟:“临床是根,经典是魂”。这次培训让我对中医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白长川老师说,中医思维既要“理法方药”的“正向推导”,也要学会“从流溯源”的逆向思维,从临床现象反推经典理论。作为青年中医,除了临床和经典,科研和教学同样重要。中医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经典、用现代语言传播中医,才能让更多人受益。同时,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平衡临床、科研和教学,让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医人。这次培训让我深深体会到,青年中医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悟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勤思考。感谢学会提供的平台和老师们的倾囊相授,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回到工作岗位,用所学服务患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欣:参加首届“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班(第三期),深感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通过名师经典授课、临床病例研讨,我对经典中医理论的辨证思维有了更深领悟。与各地青年中医的交流碰撞,让我看到中医的多元发展路径。成都浓厚的中医氛围更坚定了我“读经典、做临床”的信念。未来,我将以“雏鹰”之志,深耕岐黄之术,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突破,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谭强:十分感谢学会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每次参加培训,都能近距离聆听大师和专家们的精彩授课,受益良多!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感悟,更坚定了未来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作为“雏鹰”青年,定当胸怀凌云志,不负韶华,读经典、勤临床,在学会帮助和名师指导下,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东省中医院 赵敏:“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班(第三期)是一场中医传承的集结号!在顶尖专家带领下,中华中医药学会雏鹰班的青年才俊以智慧碰撞点燃创新火种。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深震撼于同仁们对中医的赤诚,更在导师身教中领悟到:真正的传承既要深挖经典智慧,更要勇攀现代医学高峰。自加入雏鹰班以来,不仅习得“从流溯源”的治学思维,更在导师的谆谆教诲中深刻体悟——唯有沉心典籍,反复研读,方能得见医道真谛。今日我们以雏鹰之名砺翅,明日必将以“守正创新”之姿,让千年岐黄之术绽放时代华彩!
深圳市中医院 倪新强: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平台,让我有机会面对面聆听来自不同领域诸多国医大师、院士、名中医和优秀学者的传道授业解惑,并和不同专业的青年同道互相交流学习,通过一次又一次学科与专业的交叉学习,让我从中医经典研习到理论创新、从临床实践到科研思维,从个人成长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到团队建设与管理都深受启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更应成为“让古方说话”的翻译者,让岐黄之术在创新中永葆生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柳红良:雏鹰三期,杏林渊薮。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搭建这么好的平台,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医青年才俊汇聚于此,虽然术业各异,但深感大家传承发展中医的热忱,是我未来学习的榜样。不论是名家中医思维的授业解惑、从流溯源,还是名师以现代科技阐发古代幽微,让我笃定发展中医要“承先贤法脉,融西学机杼”之志。经过三期的培训,不免有雏鹰试翼之感,未来当“以古方为舟楫,以新知为罗经,守轩岐正脉而开杏林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