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7日

    2023年,在国家中医药局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党委、理事会的带领下,中华中医药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履行主责主业,推动党建引领、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科普文化、社会服务、内部治理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全面深入推进党建强会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以党建促业务。学习指导实践,第一时间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并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安排》,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列出详细学习安排表及重点学习书目,建立领导干部领学、集中研讨常学、个人勤习自学“三步法”学习模式,让主题教育的学习快速“热起来”;调查破解难题,学会领导从青年人才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等3个方面领题调研,召开10场座谈会,调研46个单位,分别形成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结果设立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项“雏鹰计划”,与港澳签订合作协议,并形成8条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让主题教育的动作快速“活起来”;完善机制架构,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章程》等11项管理办法,逐一整改6个方面突出问题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30项具体表现,让主题教育的成果快速“用起来”。

    二是深化党建强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会层面,召开两次党委会,审议表决7项重大事项,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党委工作规则》,进一步细化理事会党委职责清单。秘书处层面,发布《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倡议书》,在行业内持续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继续巩固模范机关和“四强”支部建设成果,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范围及规则;推荐“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从医历程展览馆”入选第二批2023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分支机构层面,着力推进“4+X”党建工作,鼓励分支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急诊危重症等临床分会党的工作小组开展义诊活动,血液病分会开展了11期党建活动,风湿病分会赴延安开展主题教育,脑病分会、中药炮制分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是建设廉洁学会,严肃党的纪律建设。成立学会纪检监察专责小组,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制定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进廉洁学会建设“五不准”》,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制定企业参与学术活动的工作指引,加强工作提示和监督,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国家中医药局党组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专项整治等整改任务,印发《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4项管理办法。

    二、坚持对标对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是高质量完成上级单位重点任务。建设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目前已收录2462篇,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遴选发布8项2023“科创中国”中医药领域典型案例;管理好2023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调研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现状并形成报告,升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平台。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发布32项治未病干预指南和10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机构)技术操作规范,与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发布52项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遴选2023年度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第六届岐黄论坛等14个会议被列入。遴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完成《中医药发展关键问题及科技布局战略研究工作方案》,上报《“中医药传承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建议书》,开展现代化中药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推进期刊管理工作,完成2022年度社会效益考核及2022年度期刊质量审读,并修订《中医药期刊编排规范》。

    二是强化学术立会。印发指导意见,启动“学术引领年”活动。实施“中医药标准创优计划”,落实“五个一批”要求,推动发布中医国家标准11项、立项4项,发布团体标准162项、立项160项,开展标准解读宣贯,召开中医药标准化学术及师资交流会,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人才。提升品牌影响力,举办第六届岐黄论坛,打造学术引领高端平台;遴选上报2023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难题,举办“2023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学术研讨会”;遴选发布“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并发表成果,一周阅读量超过230万;组织10家分会开展试点,编制发布《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一批)》;举办8期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前沿科技沙龙;发布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并开展学科(专科)建设经验交流。

    三是坚持服务凝会。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任务,实施学会慢病基层防治工程,举办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培训班,开展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指南推广与培训工作及“中医药助力慢病健康管理发展论坛”,举办第三届中西医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百望山论坛暨“6.6爱眼日”主题活动,形成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协作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心血管病、肺系病等分会开展“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等活动;举办第三期定点帮扶五寨县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班,促成“神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平台”落地江西九江市。建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推进“智慧学会”建设,优化会员综合服务平台及会员(单位)服务项目,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第二届会员周活动,召开地方学会需求座谈会及秘书长工作会议,提升会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四是聚焦人才兴会。发挥智库作用,正式成立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五个委员会,依托中医药重大专项研究课题,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工作简报》并上报有关部门,编制青年人才成长发展报告及《中医药青年人才成长与发展需求调研报告》。引导各分支机构为青年人才搭建平台,开展“名医示范查房·青年传承特色活动”、先锋青年学者论坛等各具特色的青年学者学术会议及活动,多措并举培养青年人才。大力支持青委会发展,开展4场走进国家部委等联学联做活动、7期临床优势病种沙龙、5期青年岐黄论坛、第二届青委会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征集遴选2023年度学会青年求实项目,帮助青年学者规划成长路径。推进人才托举及举荐,立项2023-2025年度青托项目45项,完成2023年度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评审,推荐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推荐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奖项候选人。

    五是融汇科普拓会、文化育会、开放活会,推动中医药深入群众。实施中医药科学素质行动,继续推进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建设,共有50个项目约4000条疾病科普词条入库,并在新华网召开发布会,累计宣传量达1800万人次;集中开展110次全国科普日活动,覆盖约1.22亿人次;遴选2023中医药科普人物和作品;设立学会科普研究项目。弘扬中医药文化,出版漫画绘本《手指的魔法》,制作5部“灸童说”短视频,召开中医药非遗传承推广大会,开展3期中医药文化科普“走进中小学”活动。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主场优势,在华举办17场中医药国际会议,超过3000人线下参会,海内外线上参会人数近200万人次;组织2个访问团赴菲律宾、泰国、韩国、日本等4国开展传统医药学术交流,参加“第二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暨世界中联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联合举办“第二十五届中韩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和“2023中日中医药‘治未病’健康论坛”,推动学会秘书处领导在国际组织任职;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与港澳业界代表性团体签署3个战略合作协议,在港共同举办“京港中医骨伤科学术发展论坛”,开展“推动内地中成药‘走出去’专项”并落地第一个项目,承办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成立“学会两岸交流合作委员会”和“海峡两岸中医药传承创新联合体” 。

    六是统筹推进产学促会、品牌引会、依章治会,增强学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中医药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举办“中国药”、“科创中国”等各类学术沙龙10期,开展6期直播活动,设立两批联合攻关项目,筹集资金450万元,探索开展5个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促进解决工程和产业技术难题;承接“科创中国”中医药文化产业科技服务团、中医药文化产学融合会议项目,对昆明、菏泽、天水、台州等试点城市开展中医药科技服务。发挥品牌建设牵引作用,启动学会高水平办刊人才培养项目,成立第二届中国中医药期刊做精做强专家组,研制“2.0版中医药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1.0版中医药英文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及释义”,发布新一轮中医药中文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加快实施世界一流期刊培育工程。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修订内控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合规性审查;修订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换届工作实施细则,探索实行主任委员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开展任期届满分支机构主任委员述职考核,顺利完成27个分支机构换届。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