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科学饮食,助你延缓肾脏病进展 —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指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14日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两会精神,我会将组织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围绕国际防治疾病日开展系列科普宣传工作,满足大众健康科普需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世界肾脏病日相关介绍】

    鉴于全球慢性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

    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学会联合李平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以“世界肾脏日”为主题,编辑相关科普知识,希望通过科普传播慢性肾脏病的健康知识,提升患者健康素养,提高对疾病风险的认识,加强患者自我管理,从而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俗话说,衣食住行,缺一不行,饮食在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身体的代谢废物都要经过肾脏这个过滤器官排泄出去,你以为的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那么到底怎么吃才能既保证营养又尽可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呢?让我们一起了解肾脏病饮食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饮食中的三大纪律:

    1、食物多样,分期选配

    食物多样性是均衡营养的基础,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持食物种类丰富,要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分期选配食物种类和数量。建议食物种类每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充足。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以全谷物、薯类、蔬菜等为主。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食用时注意其中的含水量和含钾量,蔬菜推荐清水浸泡并焯水弃汤后食用。

    2、能量充足,营养均衡

    营养不良是导致患者并发感染、炎症、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重要因素,肾病患者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主食以谷薯类为主,其中三分之一为粗杂粮,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慢性肾脏病3-5期,在蛋白质受限的情况下,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成为了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选择蛋白质含量低、能量密度高的主食,也可以选择水生蔬菜如莲藕、马蹄等来补充能量,同时补充必须氨基酸。

    慢性肾脏病也可能出现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D、铁、锌等,因此应定期对营养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膳食结构。

    3、规律进餐,限制饮酒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是维持健康的基础。慢性肾脏病患者进餐及加餐时间应相对固定,避免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减少外卖和聚餐,严格限制加工食品作为零食和加餐。

    过多酒精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可造成肾脏直接损害,同时增加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间接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应该限制饮酒。

    二、饮食中的八项注意:

    1、注意蛋白的选择

    蛋白过多伤身体——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经过代谢后生成的尿素氮要经过肾脏排泄,因此过多的蛋白摄入会加速肾脏损伤,蛋白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蛋白入量个体化——肾病患者每天该食入多少蛋白质是由慢性肾脏病分期不同而决定,以糖尿病肾病为例,CKD G1~2期,蛋白质摄入量为0.8-0.9g/kg/d;糖尿病肾病CKD G3~5期,非透析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6g/kg/d,视情况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用理想体重乘以每公斤体重每天应食入的蛋白质量,就是该患者全天应该摄入的蛋白质量。肾病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作出适合自己的“优质低蛋白饮食”食谱。

    优质蛋白为首选——优质蛋白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吸收后利用度高、含必须氨基酸多的蛋白质,包括肉、鱼、蛋、奶、大豆等,米面等其它食物中也含有蛋白质,但为非优质蛋白质。在全天蛋白质摄入总量不超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食入优质蛋白。

    巧选主食蛋白少——米面等粮食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同时也含有非优质蛋白,所以建议患者以山药、土豆、芋头、红薯、西米、粉丝、粉条、粉皮等含淀粉高的食物替代部分主食。市面上有售的低蛋白米面,是经过特殊处理、减少了蛋白质含量的米面,可以用来蒸面皮、蒸花卷、蒸馒头等,这样既能保证热量的供给,又不会增加非优质蛋白的摄入。

    2、注意钾的调控

    高钾低钾都危险——摄入体内的钾80%要靠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调节钾的能力减低,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严重的高钾血症会导致心率减慢、甚至室颤、心脏停搏。低钾情况(利尿剂的使用、进食不足)在肾病患者中也可出现,低钾同样会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食物钾量要了解——谷薯类含钾较高的有荞麦面、高粱米、燕麦、土豆、黄豆、豌豆、绿豆、芸豆、蚕豆、黑豆等;蔬菜类含钾较高的木耳、紫菜、竹笋、茭白、菠菜、苦瓜、香菇、藕等;水果中含钾较高的香蕉、橘子、榴莲、山楂、火龙果、樱桃。坚果(花生、核桃、黑芝麻)及干果(葡萄干、杏干、干桂圆等)普遍含钾较高。

    3、注意水量适当

   对于无水肿且尿量正常者,日饮水量1500-1700ml,对于存在水肿或者尿量减少者,要根据前一日的尿量或透析脱水量来计划饮水量,量出为入,并在医生指导下实施低盐膳食,减少含水量多的食物,避免水肿加重。

    4、注意低钠饮食

    少盐有利要知晓——控制盐的摄入量有利于改善肾友的血压、减轻蛋白尿和水肿,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对于水肿患者可能需要更低的盐摄入量。除了食盐,酱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香肠、火腿等腌制食品中也含有不少钠。

    控盐技巧很必要——①菜出锅时再放盐②用葱姜蒜、番茄汁、醋、花椒汁等代替食盐调味③用低钠盐或低钠酱油替代普通盐和酱油(注意低钠盐中钾含量高)④每日选择一餐不吃含盐的食物。

    5、注意钙的摄入

    补钙需要防干扰——低钙血症、骨质疏松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各种奶制品和肉类含钙高,吸收率也高。要注意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浓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吸烟、饮酒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而且,骨头汤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脂肪和嘌呤,钙通常无法溶解于汤中,所以一定纠正喝骨头汤补钙的错误观念。

    6、注意磷的摄入

    钙磷蛋白常共存——慢性肾脏病常见高磷血症,因此要限制食物中的磷摄入。磷通常跟蛋白质并存,一般来说,含磷高的食物主要集中在豆制品、奶制品、坚果类、动物肝脏、饮料、加工类食品。

    加工食品宜避免——与动物来源的磷相比,肠道对于植物来源的磷吸收利用低,而食品添加剂中的磷几乎完全被人体吸收,因此要格外注意尽量不要食用可乐、凉茶、奶酪、方便面、快餐、火腿、八宝粥、奶粉等。

    7、注意低嘌呤饮食

    嘌呤宜低不宜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约有20%的嘌呤是来自于食物摄取,因此如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应尽量低嘌呤饮食。不宜进食海鲜、肉汤、动物内脏、啤酒等高嘌呤食物。不宜进食含糖饮料和部分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红肉,如牛、羊、猪等,其嘌呤含量高于白肉(鸡、鸭、鹅和淡水鱼)。

    烹饪方法应参考——应尽量进食新鲜肉类,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嘌呤、盐分含量高,患者不宜食用。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油炸、煎制、卤制或火锅等烹饪方式均不提倡。使用佐料时,避免使用过多盐、糖和香辛料等。

    8、注意油脂的摄入

    好坏脂肪要明了——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中产能最高的,通常被添加到慢性肾脏病膳食中以提供足够的热量,脂肪也分好坏。好的脂肪包括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以及葵花籽油、大豆油、海洋鱼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坏的脂肪是含“反式脂肪酸”多的动物油脂、人工油脂,常见的有起酥油、植脂末等。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烹调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40g,尽量避免坏脂肪、适量食用好脂肪。

    以上就是慢性肾脏病饮食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使肾友们注意到合理摄入蛋白、油脂、水、钙、磷、钾、钠、嘌呤等的重要性,帮助肾友们科学挑选饮食,健康优质生活。

 

    供稿:中华中医药学会李平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成员  王艳梅  武曦蔼

    审核:李平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

 

王艳梅,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主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青年委员。业务专长:1.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2.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月经不调、痤疮、失眠等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诊治。

 

 

 

武曦蔼,女,中医内科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慢性肾病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审核专家简介

 


李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曾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负责人。善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主攻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及糖尿病肾病等疑难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