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年4月13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中国科协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民政部的有力指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团结引领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争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繁荣中医药学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学会党建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加以落实。一是在学会党委会、秘书处党支部会议上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指定书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做到及时学、跟进学。二是组织党委委员线上聆听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和专家讲座,组织秘书处党员干部参与网络培训、在线自测等方式提高学习成效。三是组织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并邀请延安干部学院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并开展系列研讨交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四是在学会官网和官微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推送信息375条,向中国科协《学会党建动态》、“中医药党建”、中国中医药报报送7篇稿件,加强宣传。五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肺系病、脾胃病分会等临床类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组织专家赴贵州遵义、重庆彭水、广西百色、西藏林芝等地开展义诊带教、科普宣传等党建活动,为基层送去优质中医药服务,提高当地中医药服务水平,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

    (二)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如期召开秘书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二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学会秘书处扎实开展“灯下黑”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守年节假期等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通报行业违纪违法案件,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秘书处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模范单位”,秘书处党支部荣获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2020-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一流学会建设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联合人民网录制三期《中医药“说清楚,讲明白》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分别从生理学、生物学和药物分析的角度对中医症候和中药复方进行分析解读。目前该片正在剪辑审核即将上线播出。

    为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要求,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编制《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蓝皮书》,系统总结中医药抗疫的学术成果;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治视频免费培训,全国3280家中医医疗机构11万余人次参与培训;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药抗疫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总结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有效经验;在“中瑞新冠肺炎专题研讨会”和“中韩传统医药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组织会员向河南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14.6万元的药品。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与山西五寨县薛家村村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召开座谈,走访慰问部分困难党员及贫困户;组织当地37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来京参加为期五天的“定点帮扶五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班”,投入帮扶资金14万余元;搭建“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平台”,将在福建、广西、云南三地开展服务。

    为落实2021年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工作任务,开展以异常子宫出血等10个中医妇科常见病的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完成12项儿科疾病、7项妇科疾病、9项心脑血管疾病、6项肿瘤、6项呼吸病和9项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标准的立项工作。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学会组织专家参与新版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方案研讨,提出相关建议。

    (二)持续提高学术引领力

    为繁荣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发布“2020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2021年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因工作成绩较好,荣获中国科协“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2020年度优秀成果单位”;开展19个学科的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初步建立和健全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长效机制;完成中医疫病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组织分支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月、主旨论坛、前沿沙龙等多种形式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分支机构课题管理新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分支机构学术引领的抓手。

    为培育世界一流中医药期刊,加强学会独家主办期刊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持续推动期刊集群化建设,学会系列期刊已达83种全面升级中医药科技期刊集群网站,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召开“全国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发展学术沙龙”,为中医药英文期刊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借鉴。学会《中华中医药杂志》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1年度优秀期刊称号,《中医杂志》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2篇文章和《中华中医药学刊》10篇文章入选F5000。

    为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编制发布全国首个中医药科普报告《中国中医药科普报告(2020)》;试点建设中国中医药科普知识标准库,收录标准知识条目约1000条;开展2021科普特别人物和作品遴选,产生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8名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6部中医药年度科普作品,将在中国中医药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大会上公布;运用新媒体扩大中医药科普影响力,与人民健康合作“养生图说”专栏累计阅读量超过500万,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的“书说中医”栏目累计阅读量超54万,抖音平台累计播放量达5420万,粉丝数34.2万,快手平台累计播放量达2450万,粉丝数12万;开展精品(动漫)遴选活动,对中医药动漫形象中标作品进行二次开发;中医药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初片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作备案,并获得2021年“金熊猫天府创意设计奖”铜奖;启动“三分钟讲透经典”项目,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深入理解、正确选用中医药。

    为探索科技经济融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专家帮助甘肃天水、黑龙江哈尔滨、浙江丽水等地中医药产业和地方医药企业发展把脉出方;针对中药企业诉求组织三期专题论证,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7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线上公益讲座活动,邀请权威人士解读中药行业热点政策和话题,50余家企业、1万余人次参与。

    为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受海南省卫健委、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承担海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牵头组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储备库(中医药部分)建设工作;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承担“林下中药材现状调研”课题并形成相关研究报告、对《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诊疗方案(试点试用)》进行论证;联合中药产业发展与科学监管高端智库共同编制了《中药产业发展与科学监管报告(2020)》,并开展线上解读;召开“长三角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层次专家研讨会”,围绕推动长三角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形成报告上报中国科协;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上海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中医专家库”,为浦东新区全面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启动“中国‘互联网+中医医疗’调研与评估”项目,为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互联网+中医医疗”的科学、规范、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三)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

    为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管理2021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407项,完成891项;管理学会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26项,完成96项;继续开展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培养(四川、广西)、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吉林)等流派学术特色传承活动;开展“基层中医疼痛诊疗技术公益大课堂”等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500余场,12万人次参与;承建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推动中医领域临床人才职称评定改革。

    为助力青年中医药人才成长,继续开展中医药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会培养被托举人已达104人;发展分支机构青年委员,增补和发展青年委员1300余人,专设青年论坛,展示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风采;继续做好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子奖项中青年创新人才奖的评审工作,建立健全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育、服务、举荐体系;青年委员会举办10期针对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病种的系列沙龙研讨,200位中、西医青年专家初步遴选出近9个疾病领域100个中医优势病种,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召开“粤港澳中医药科技高峰论坛暨首届粤港澳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研讨会”,170余名粤港澳地区青年学者参会,搭建粤港澳地区青年中医药人才学术交流平台。

    为做好中医药人才评价举荐宣传工作,继续开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推荐评审,评选出优秀成果116项和优秀科技人才19名向中国科协推荐4位两院院士候选人,向科技部推荐1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候选人,向中国科协推荐的袁媛研究员领衔团队入选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开展获奖项目、获奖人才、获奖团队典型事迹的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开展2015-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助力破解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难题。

    为打造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之家,完成学会官网迭代升级,提高智慧杏林运营能力,建立单位发票数据库和常见问题库,提升服务的实用性、可及性;优化“中医药会员之家”微信平台栏目,增强会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探索中医师承继教数字化管理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新模式,平台注册学员约15万人,1万多人次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继续教育学分;开发分支机构委员管理系统,实现建成专家委员“库”、线上全流程管理分支机构委员换届增补,有力提升服务分支机构的效能;制定实施《会员联动发展与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广泛吸纳发展会员。

    (四)积极提升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

    为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紧扣中医药行业政策措施和发展方向,有序推进中医药团体标准立项工作,审查立项98项,发布220项,做好宣贯工作;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立足需求,注重应用”原则,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制定推广工作,审查立项28项,发布8项;自主开展中医骨伤、脾胃病和风湿等专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中医药关键问题研究;探索开展专家共识意见形成方法学、《中成药临床应用说明》编写技术规范等工作规范研究;推进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发布工作。

    为贯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继续打造国际络病学大会、国际扶阳医学大会等品牌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国际中医药影响力;召开“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交流系列活动,深化中医药双边、多边国际合作;设立“金砖国际中医药健康智库平台”,加强金砖五国在中医药健康领域的合作;协助知名品牌中成药在印度尼西亚注册成功;搭建“中华中医药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平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一)持续提升民主治理水平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中华中医药学会“十四五”规划(讨论稿)》;完成第七届理事会备案工作,如期召开第七常务理事会审议学会重要事项和文件,落实民主决策程序;监事会主动履职,听取理事会工作报告,列席重要工作会议,贯彻民主监督机制;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会议管理办法》、《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管理细则》等18个制度,强化内部风险控制;启动秘书处办公楼加固改造项目。

    (二)有力推进分支机构发展

    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明确93个分支机构英文名称,进一步规范对外交流宣传口径;开展分支机构年度考核评估,引导、激励分支机构规范发展;开展任期届满分支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引导、督促分支机构主委履职尽责,激发分支机构活力;有序推进分支机构换届。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