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京中医药学会65个专委会的专家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卫健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工作要求,发挥好学会的区域优势、组织优势和专家优势,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闪电驰援,奔赴一线
疫情防控初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医院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清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文升作为全国第一批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战役的中医专家,于1月21日赴武汉金银潭医院,会诊60余位病人。同时探讨分析新冠肺炎的病因属性、病位、病机演变特点等,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促成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首份国家标准。
截至2月20日,北京地区分别以高级别专家组、国家中医医疗队一批、二批、市属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疫区,共派出队员62名。
二、发布倡议,广泛动员
2月8日,在北京中医药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北京中医药学会致全体会员倡议书》并转发至100余家团体会员单位,号召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特色和优势,为保障群众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术引领,临床科研同步
充分发挥首都学术高地优势,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在王琦院士、国医大师晁恩祥及首都国医名师杜怀棠、武维屏、刘景源、姜良铎等专家指导下,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专家指导意见(草案)》,为北京市新冠肺炎恢复期病人提供中医药康复干预指导。
为更科学的指导临床救治,学会主办的《北京中医药》杂志紧急向驰援武汉的国家医疗队、北京定点医院一线专家迅速约稿,从2月初起陆续在中国知网以网络首发形式刊发指导意见、证治探讨、名家经验、防治研究等学术论文9篇,为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与研究提供依据。具体如下:
1.《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综合征中医证治述要》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专家指导意见(草案)》
3.《中医药治疗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疾病探讨》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0例临床特点与舌象关系研究》
5.《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初探》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实践与体会》
7.《施今墨学术流派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经验》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思路探讨》
9.《中药香囊辟瘟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用探讨》
2月12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为临床开展中医药诊疗提供参考。该手册由学会刘清泉副会长、王琦顾问任主编,肺系病、急诊、男科等专委会有关专家参与完成编写。
四、线上线下,科普同行
学会邀请呼吸、急诊重症、应急等专业的40位中医药专家录制视频,向市民讲解在新冠肺炎的治疗、社区防治、常见病社区管理和居家调护等中医药知识100问,并通过“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网上咨询答疑,该平台已开通信息发布、权威科普、视频播放、在线咨询等功能。
同时,学会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组织专家从个人防护、合理用药、日常养生等方面撰写科普文章,共推送30篇疫情防控建议、科普文章和视频。
五、凝聚力量,共同抗疫
学会专家积极参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建立的新冠肺炎中医药专家包区指导工作,由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成祥、张纾难教授等20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深入20家定点医院包片指导临床、科研及恢复期干预;参与制、修订《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第三版;参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新型肺炎中医医院防控督导专项检查8次。开展诊疗方案、经典、临床实践案例、院感防护等20个模块培训课程,实现线上课程参训人员过2万。
学会企业会员单位红日药业捐赠价值近1400万元疫情防控需求产品(血必净注射液、红日康仁堂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方”、超思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并根据疫情防控发展需求持续进行捐赠;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等会员单位免费发放新冠肺炎中药防治汤药,开展线上公益咨询问诊,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患者就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