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名方中医杯
【温经典·阴阳】学中医的根基,不能忘本!
发布日期:2019年8月13日

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方方面面的,离开了阴阳,中医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代医家为阴阳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含义,用来认识、阐述和探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健康和疾病、诊断和治疗及预防和养生等问题。


欲学中医,须先认识阴阳。古往今来,众多中医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阴阳理论,探求其本质。而今,探源这些理论必须先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重要经典。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中医之疗效。


“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今日推荐中医“四大经典”中与“脉”相关的经典论述。


1.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黄帝内经·素问》)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


3.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帝内经·素问》)


4.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黄帝内经·素问》)


5.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黄帝内经·素问》)


6.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黄帝内经·素问》)


7.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黄帝内经·素问》)


8.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黄帝内经·灵枢》)


9.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伤寒论》)


10.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


11.东西者,阴阳之道路也。由东而往,为木、为风、为湿、为火、为热,湿土居中,与火交而成暑。火也者,南也。由西而往,为金、为燥、为水、为寒。水也者,北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南北者,阴阳之极致也。天地运行,此阴阳以化生万物,故曰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人生之阴阳亦和平,安有所谓病也哉。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为病也。偏之浅者病浅,偏之深者病深,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湿、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医者不可不知。(《温病条辨》)


12.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温热论》)


 


本活动由“名方中医APP”冠名支持


“名方中医APP”致力于医生线上创业,免费为医生搭建个人线上诊所,除去药材成本,所有收入归医生。


用“名方中医APP”,方便医生,也方便患者!



“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日 程安 排


























日期


进程


内容


720日~820


“温经典”活动


中医“四大经典”温习月


820日~920


个人参与:线上报名、答题


920日~1015


团体参与:提交团体推荐报名表


10月底或11月初


“用经典”活动


现场选拔,表彰优胜个人和团体


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知名专家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应用专题讲座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