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体质年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30日

2016820-22,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四次全国中医体质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地的中医体质学专业领域的近500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导、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教授,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王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闫树江副局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靳琦研究员,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任武贤先生,中国医药集团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市场部周颖总监,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吴鹏主任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倪诚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东主任医师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的贺信: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具有绿色健康理念、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治疗,突出治未病、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于一体,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能够享受到中医药全方位、多环节的服务。从体质学说的提出到体质学派的形成再到体质学科的建立,从个体化诊疗定义的表述到中国式的精准医学——九体医学健康计划的制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之路。中医体质学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学,将对健康中国与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讲话指出,习近平主席对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九体医学从多维度把握健康特征,老年人体质辨识首次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医药项目,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通过体质辨识得到中医药保健指导,去年有6530.5万人次的老年人接受了体质辨识,覆盖率达41.87%,九体医学不但服务健康,也为中医药养生文化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张伯礼院士做了题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展”的报告,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现状做了深入剖析,对未来发展与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程京院士做了题为“中医:科学化与工程化实践心得”的报告,对中医科学化与工程化的发展与路径进行了讲解与诠释,并指出应以中医为主导,结合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充分发挥中医在体质分类、未病预测和亚健康调理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幅度降低重大疾病诊治的开销。


王琦国医大师做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中医应对”的报告,指出中医人在大数据时代,需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抽样是否是科学研究的唯一方法;二是理清“是什么”与“为什么”的关系;三是要找关联还是找因果。同时,还需处理好六个关系:数据与判断,可测不可测、精准与混沌、必然与偶然、关联与因果、复杂与线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惠敏副教授等16位代表作了大会学术交流与青年论坛交流。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18篇,其中108篇论文收录《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涉及六个方面:中医体质信息化研究(2)、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与文献数据挖掘(35)、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与数据挖掘(32)、体质辨识治未病与数据挖掘(19)、体质研究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与数据挖掘(16)、体质研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数据挖掘(4)等。评出了20篇优秀论文。


学术研讨会前还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倪诚教授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青年委员,包括1名主任委员、3名副主任委员及100名青年委员。会前进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常委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医体质分会管理章程,为体质分会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