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二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
发布日期:2016年6月28日

    以“当前中医热的喜与忧”为主题的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药博(硕)士论坛,6月23日在重庆创世纪宾馆举行。市中医药学会的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及来自全市中医药系统的50多位博、硕士参加论坛研讨。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国汉博士主持了论坛,周天寒会长作了重要讲话。

    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永川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毛得宏主任中医师作了《关于“中医热”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在分析了引发当前中医热的源头及历史上肯定中医与否定中医的对立势态后认为,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势仍然感到喜忧参半。他强调我们要珍惜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可喜形势。一是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对中医的肯定和支持的讲话。他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勇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任。国务院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三个纲要”,为今后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方向。二是中医药有了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好的开端,提高了中医对全人类健康的贡献和影响。三是“中医药法”即将出台,中医药事业将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四是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和中医院发展势头良好。五是中医药科技人才辈出,中医药科技成果丰硕。六是社会和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同时,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仍然感到忧虑。主要表现在民众对经过炒作的伪中医盲目崇拜和追风;各地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的盲目扩张,西化倾向严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国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的配套政策滞后;中医的科技成果没有创新,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没有突破;中药材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有十四位学者在论坛上围绕主题,就中医药事业发展法律保障、政策导向与扶持、医改与中医药发展、中医院的发展和西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中药材保护与饮片质量、中医药文科普及养生、中医疗效与临床质量管理、中医科研与理论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要抓住当前的中医热的机遇,让中医热持续长久地热下去,防止“上面重视一阵风,下面落实一场空”和“热得慢、冷得快”局面发生。要冷静认识现在的中医热的盲目性、脆弱性以及不可持久性,减轻负面因素对中医发展的伤害。要努力让“中医热”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是摆在中医人面前的紧迫的任务和义务。论坛还提出利于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具体建议,将提交有关部门参考。(重庆市中医药学会 供稿)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