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纪要
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专家座谈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6年1月27日

    2015年12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和李克强的批示并讲话。

    2016年1月19日,为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专家座谈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国医大师孙光荣,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闫希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徐安龙,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副秘书长谢钟、洪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查德忠,人教司副司长程海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桑滨生,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为佳,直属机关党委纪委副书记朱桂,中华中医药学会部分在京常务理事,部分分会主任委员、秘书长,行业知名专家,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负责人,新闻媒体等14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屠志涛主持。会议回顾了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的图片,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专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纪要如下:

    一、中央领导的指示,明确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华文明开启于上古炎黄,传承到今天,生生不息,灿烂辉煌。中医药学承续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原创、应用、传承和发展的医学体系,融入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生物学、数学、兵学,所以中医药学本身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而且只有中医药学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医药学在基本观念、实质内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各个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记忆,只有中医药学在凝聚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防治疾病的理法方药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的保有中国古代科学的成果。所以,尽管瓷器、京剧等等都属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但打开宝库的钥匙就只这一把,因为它代表了各个方面。换言之,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这样就全新地明确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时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关于中医药的系列论述,继承了我们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视和关怀中医药事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医药学都有很多论述,习总书记的系列论述,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史和当代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了,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了,鲜明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深刻揭示了中医药学深邃的哲学基础。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与北大师生座谈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引述了20条中华传统文明经典论述,其中第二条是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药里面有着充分的体现:无论是理、法、方、药,还是五脏六腑、气血经络,都离不开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不仅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基本认识,形成了人的生命必须顺应天地自然大道的认识,而且形成了养生和疾病治疗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基本思维模式,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医特点的生命观。而且,通过与生命活动的密切结合,使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表达得更系统、更生动。

    (二)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的杰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谈党的问题,引用的是中医药学理论,谈经济建设,引用的是中医药学理论,谈工作思路、精神状态、工作部署,引用的也是中医药学理论。正如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分支中,唯有中医药学仍然保持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特别指出中医药学同时具备治国、治人、治病三项杰出功能,并称之为“奇迹”。对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医药学,认识中医药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真正落实李克强总理“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批示,必须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上下功夫。

    (一)实现中西医并重,与政策因素、社会因素、人力支持、财力投入等外部条件有密切关系。中医药人需要通过更广泛的宣传,包括向社会宣传,向群众宣传,增进更多的了解,争取更大的支持和投入。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和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中医的关注、了解和信任。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还有差距可找,还有努力可做,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不断进步。

    (二)实现中西医并重,离不开中医药行业的自强自立。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各自根源于不同的哲学体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医学文化。“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现中西医并重,中医必须坚持本色,失去本色就没有出路,又要放眼未来,固步自封同样没有出路,同时要在能够体现实质性意义的、有价值的、被社会认可的、能为人民健康事业和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展示与西医相当或基本相当的服务能力。通过有说服力的证据、有说服力的事实,明确与西医相比自身的长处和短板所在,使继承更有的放矢,创新方向更明确。通过练内功,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获得更多的语境,更大的话语权,更广阔的生产空间,更空前的社会前景。
    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现代化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应采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论方法,保持中医药理论临床应用的特征、特色和优势,体现继承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实现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简单照搬西医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二)中医药现代化需要中医中药“现代话”“现代化”的融合。对中医来说,是“现代话到现代化”的过程。相对于现代疾病谱和西医存在的缺陷,中医的理念、经验和技术,具有先进性、独特性、适应性,但是需要转化成现代科技语言,彰显出中医的优势和特点,借助“现代话”通向“现代化”。对于中药来说,是“现代化到现代话”的过程。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经过现代实验科学的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实现中药的循证性、追溯性、可靠性,转化成“能说现代话(科技语言、数字语言)的现代中药。

    (三)中医药现代化需要发挥国际化引领作用。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技术前沿,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破瓶颈,以国际化引领现代中药的创新研发,以国际化引领现代中药的先进制造,以国际化引领中药材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带动中医药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经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过程,形成中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国际化创新发展。

    (四)中医药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培养领军人才,释放创新的潜能。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夯实创新基础,汇聚众智众力,扩大创新供给,推动开放合作,打造创新高地,构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成果奖励大会上提出来的。

    五、中医药文化要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以“以人为本、效法自然、燮理阴阳、执中致和、精诚济世”为核心理念,其核心价值、思维方式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精神品格。孙光荣国医大师曾总结:没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就没有真正的中医药学;没有中医药文化的素养,就没有真正的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没有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普及,就没有真正巩固的中医药服务阵地;没有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没有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中医药文化既要走出去、强起来,绝不仅中医药行业的事情,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中,从四个方面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

    (一)特色发展。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惑和困境,如现代教育背景下中医学术如何传承的问题,现代生活方式下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健康理念如何有效的问题等,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开源畅流,需要务实地去进行系统的设计,构筑有中医特色的服务和发展模式。

    (二)自强发展。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要把自身的主体自强发展理念,贯穿到中医药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要强,科研要强,文化要强,医疗要强,产业要强,内外交流也要强,把六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真正谋划好,协调好,推进好。

    (三)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和魂,涉及到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的软实力,还是为了对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都需要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

    (四)持续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系统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需要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如要提高对中医药文化软势力的战略认识和自我定位;要创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思路,创新对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要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传扬的人才,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要设立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研究发展基地;要设立国家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等等。

    六、中医药学创新发展依然面临瓶颈问题。

    以习总书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五种资源和王国强副主任一直强调的系统思维——六位一体,三观互动为指导,研究中医药学创新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不协调、不配套、不相符、不统一、不适应的问题:

    (一)不协调问题。我们的医疗、教育、科研之间,医疗、药品、护理、医技之间,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之间,国际、国内之间,依然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二)不配套问题。在发展中医药、推广治未病、药品开发、行业监管等等方面,我们的物价政策、医保政策依然存在不配套的问题。

    (三)不相符问题。目前中央在进行供给侧改革,我们的健康服务业市场很大(4万亿),仅靠40万中医药人员不可能,那么如何满足健康服务市场需求,值得认真研究。

    (四)不统一问题。行业、事业、产业的发展,是不是相统一,创新、创意、创业的发展,资金、资源、资本的发展,依然存在不相统一的问题。

    (五)不适应问题。目前我们在医改、医疗市场竞争、走向国际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六)以上不协调,不配套,不相符,不统一,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的产生,有政策环境、学术发展、服务缺陷、决策风险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建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二是行业和社会的关系,现在中医药的发展应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真不是一个医疗问题;三是中西和西医的关系;四是国际和国内的关系;五是基本服务的均等化和健康服务的差异化的关系。

    在党中央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中医药人的努力下,中医药界喜事连连,尤其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中医药的继承不能动摇,创新不能停顿,继承是根本,坚持始终不动摇的态度,创新是方向,必须走跨界融合、综合驱动、协同发展的道路。中医的生命在疗效,中医的希望在人才,中医的优势在专科,中医的未来在创新。我们要同心协力,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做重要讲话。

    王国强指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2016年确定为“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年”,强调应从五个方面领会精神、凝聚共识、建言献策,推动事业发展:

    (一)要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医药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即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要树立信心、把握机遇,趁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工作融入大局、参与大局、服务大局,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科学价值,将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与中医精髓相融合。

    为什么对我们中医药的发展明确提出这样一个大好时机,这值得我们中医药人很好领会。

    健康中国的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群众这种健康需求的满足,这些方面都对中医药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有作为,要求我们做贡献。

    (二)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摆到中医药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五中全会精神统领,结合中医药事业实际,寻找发展短板,找准问题并予以解决。

    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医药服务,发展中医让老百姓受益,惠民,让老百姓对中医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中医的服务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一点得病,有了病用中医的方法治疗。

   (三)要研究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中医药法来推动中医的继承创新发展,扶持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领域的工作,实现改革创新,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今年《中医药法》已经列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要点了,中医药立法进入到国家最高层的中心工作了,因为中医药立法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有重大作用,这些都跟中医药人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给予充分关注。

    (四)要把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优良传统、作风梳理好,总结好,并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传承好,发展好,勇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任,扎实做好中医药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从我们中医药界来讲,继承、创新他们的精神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非常重要。

    (五)要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尤其要加快制定中医药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特色诊疗,展示发展成果,介绍理念方法,唱响中医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中医人要自信、要自尊、要自觉、要自强,自觉地运用中医的思维方法来维护中医,发展中医,使用中医,让中医产生好的效果,惠及老百姓,中医只有自信、自尊、自觉、自强,才能把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贯彻落实好。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