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协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于2015年5月30日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隆重开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兼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钟南山、杨胜利、张伯礼、张运、李春岩、丛斌、吴以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台湾、澳门等海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2000余人参会,同时在各省市设立近380个视频分会场,向全国近35000名医生进行直播。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主持,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致辞中表示,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践行者和典型代表,对创立的“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予以肯定,同时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河北省及石家庄市领导及院士专家代表进行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和荷兰莱顿大学Jan Van Der Greef教授对双方建立的“荷兰莱顿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进行揭牌。这是继2013年10月“英国卡迪夫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建立后,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联合建立的第二个医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在院士论坛单元作题为《从流感的治疗看中医防治疾病的特色》的学术报告,通过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充分肯定了连花清瘟胶囊在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中发挥的重要防治作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士张运作题为《易损斑块与炎症性血管形成及干预研究》的学术报告,全面搜集我国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RCT研究,建立严格的RCT研究审查和筛选标准,经过分析后发现,以通心络为代表的中药具有与西药相似的抗心绞痛作用,且安全性优于西药。通心络能够抑制斑块滋养血管滋生而稳定易损斑块,不同微环境下可能对血管新生有不同的影响,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吴以岭院士作题为《络病研究与转化医学》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络病研究是历史留给当代的重大课题,在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并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及新药研发,开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揭示了肌萎灵冻干粉治疗ALS等的确切临床疗效和药效作用机制。
会上举行了国家973计划项目专题论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做了学术汇报,分别就国家973计划项目取得的进展成果发表主题演讲。
同时,会议还设立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肿瘤学论坛、脑血管病论坛、糖尿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呼吸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等七大分论坛,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学者就上述领域做了更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