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会场
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主席台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主持开幕式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协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于2015年5月30日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隆重开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兼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先生,以及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钟南山院士、杨胜利院士、张伯礼院士、张运院士、李春岩院士、丛斌院士、吴以岭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台湾、澳门等海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2000余人参会,同时在各省市设立近380个视频分会场,向全国近35000名医生进行直播,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有力的推动了中医络病学的转化应用,并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秘书长主持,开幕式上首先向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各位入站院士颁发了聘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院士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次大会的召开,将对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的中医药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也正式启动,这对于增强石家庄创新驱动能力,推动省会乃至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卫计委王国强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践行者和典型代表,对创立的“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予以肯定,同时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随后,河北省及石家庄市领导及院士专家代表进行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和荷兰莱顿大学Jan Van Der Greef教授对双方建立的“荷兰莱顿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进行揭牌。这是继2013年10月“英国卡迪夫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建立后,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联合建立的第二个医药研究中心,对于中药通络药物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术交流
首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就在院士论坛单元,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院士钟南山作题为《从流感的治疗看中医防治疾病的特色》的学术报告,通过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充分肯定了连花清瘟胶囊在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中发挥的重要防治作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士张运作题为《易损斑块与炎症性血管形成及干预研究》的学术报告,全面搜集我国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RCT研究,建立严格的RCT研究审查和筛选标准,经过分析后发现,以通心络为代表的中药具有与西药相似的抗心绞痛作用,且安全性优于西药。通心络能够抑制斑块滋养血管滋生而稳定易损斑块,不同微环境下可能对血管新生有不同的影响,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士吴以岭作题为《络病研究与转化医学》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络病研究是历史留给当代的重大课题,在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并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及新药研发,开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揭示了肌萎灵冻干粉治疗ALS、津力达颗粒防治2型糖尿病、养正消积胶囊辅助治疗肿瘤、通心络胶囊防治心血管疾病、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确切临床疗效和药效作用机制,络病理论延伸到健康服务提出通络养生八字经,从而促进络病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交流。
随后,举行国家973计划项目专题论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作题为《心梗介入后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现状与出路》的学术汇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作题为《从抗律到调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策略》的学术汇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董强教授作题为《缺血性卒中的微血管损伤与干预策略》的学术汇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作题为《心力衰竭治疗新策略—芪苈强心胶囊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的学术汇报,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贾振华教授作题为《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的学术汇报,分别就国家973计划项目取得的进展成果发表主题演讲:(1)系统构建脉络学说首次形成指导血管病变的系统理论,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创新中药;(2)分别开展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循证研究证实脉络学说指导创新药物疗效确切;(3)实验研究揭示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相关性,以及“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孙络-微血管”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心脑肾多维时空复杂网络病变规律及通络干预优势;(4)物质基础研究揭示了通络复方由“调”致“平”系统效应的物质基础。取得重大成果,形成学科交叉与科研横向联合,不断推动络病理论、学科、学会、研究平台发展,受到了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同时,会议还设立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肿瘤学论坛、脑血管病论坛、糖尿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呼吸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等七大分论坛,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学者就上述领域做了更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展示了络病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对加强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提升了络病理论及中医药学的国际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络病学学科的建立。设立的七个分论坛,也极大的丰富了当前难治性疾病探讨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疾病治疗的宽度,提升了疾病认识的高度。
本次国际络病学大会的圆满召开,不仅成为中医药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也已经成为沟通不同学科专家的学术桥梁和交流平台。相信此次大会必将进一步推动络病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带来络病学术研究的又一次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