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团体会员之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发布日期:2015年1月7日

    加入中华中医药学会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植所)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着力发展药植事业,在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民生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药植所成立于1983年8月,总所设在北京,下设云南、海南、广西、新疆、重庆和贵州共6个分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国家级公益型研究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新的历史时期,药植所在“创新药植人、共筑药植梦”战略构想的指引下,整合总所及分所优势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引领国家药用植物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推动药植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传播。

    立足国家战略,不断创新成果。药植所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于《EMBO JOURNAL》、《NATURAL PRODUCT REPORT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LADISTICS》、《BRITISH JOURNAL OF PHAMAC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主持编写《中药志》等专著100余部(卷),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

    开展国际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药植所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0余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60余人到美国、英国等地培训、学习或合作研究、300余人被派往国(海)外参加学术交流或国际会议;接收50余名来自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人员进修、培训。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和第三世界科学院的成员单位,先后接待访问团900余批,约4500余人次。

    组织学术活动,增进交流和推广。药植所创办年度“药植论坛”,已连续举办6届,在业界取得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好声誉;主办或承办“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首届中药现代化国际会议”等学术会议。

    促进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药植所研究完成天麻、西洋参、黄连、砂仁等中药材的引种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累计创造经济价值逾70亿元;与贵州、云南、宁夏、海南等省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指导药用植物栽培面积百万亩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超百亿元;举办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培训班,在中药材混伪品鉴别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