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中医院承办,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二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成立大会、玉屏风颗粒调理体质学术研究专场报告会”于2014年8月29—31日在杭州市浙江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祖国各地的中医体质医学专业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专家有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高思华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王琦教授、浙江省卫生厅徐润龙副厅长、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徐伟伟局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昇校长、浙江省中医院高祥福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刘延华副主任、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颖女士。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秘书长倪诚教授主持。
首先,浙江省中医院高祥福副院长致大会欢迎词,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各承办、协办单位、领导、同道对本次大会的支持。他表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浙江省治未病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促进医院治未病工作的发展。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周颖总监代表协办单位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来推行政府对体质辨识的推广政策,积极参与体质科研和转化,将继续支持体质学科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王琦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了中医体质学发展的三个度:贡献度、公信度、延伸度,并对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宣布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成立,并颁发主委、副主委证书。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体质理念的提出是中医药的创新。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将现代科学技术、循证方法、大数据理念引入,充分体现了4P医学的精神。浙江省卫生厅徐润龙副厅长对新成立的体质分会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重视转化医学,以用为本,二是重视学科培育,人才为先,三是重视临证实践,疗效为王,四是重视现代科技、创新是源。最后,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高思华教授回顾了中医体质学发展历程,肯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对学术组织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7篇,经专家审阅,将96篇论文收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涉及九个方面:体质理论与原创思维研究(8篇)、体质与流行病学研究(9篇)、体质分类与健康状态辨识(10篇)、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24篇)、体质干预的评价研究(5篇)、体质与个体化诊疗(16篇)、体质与慢病防控(7篇)、体质与健康管理(9篇)、中医药学相关研究(8篇)等。论文的水平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主题报告有李兰娟院士“感染微生态研究进展”,对她20年的肝脏病与肠道菌群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指出作为目前研究热点的人体微生态平衡研究与中医整体观、平衡观是不谋而合的,也是未来微生态治疗发展的方向之一;王琦教授“用中国式办法缓解医改难题”,指出全球医疗卫生遇到健康管理个体化、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医疗经济负担重、医疗保障覆盖面不足等五大问题,中医体质健康医学致力于个体化诊疗、自主自助的健康服务、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及慢性病早预防早干预,可为应对全球医疗卫生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和抓手;范永昇教授“上火与体质探讨”,介绍了973项目的研究进展,对“火”、“上火”、“上火与体质”以及上火的微观研究进行了阐述;盛增秀研究员“辨体明理论”,对体质辨识中涉及的关键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辨体须明不同体质形成之理,方能从根本着手进行干预,辨体须明体质分别类型的道理,方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调整,辨体须明体质可变可调之理,方能促其向平和体质转化,辨体须明兼夹复合体质之理,方能主次兼顾的给予处置;最后,王晓鸣秘书长介绍了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筹备、成立的经验。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有16位代表作了大会学术交流:河北医科大学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侯献兵医师:“王琦九种体质”理论临床应用体悟;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英帅副研究员:《中医体质量表》应用中的疑难问题解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井慧如讲师:北美高加索群体与中国常模群体之体质比较分析;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赵淑芹主任:1878例体检客户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调查分析;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谢俊明主任:基于体质辨识的开放中医药数据平台;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周建扬主任:宁波地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糖尿病病程关系比较研究;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陈海涛医师:10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逯俊霞医师:督灸治疗反复感冒的效果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济副教授:关于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体质形成机制的探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张荣春博士:从阴虚体质论治干燥综合征;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教授:黄连降糖片干预糖调节受损不同体质类型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朱燕波教授:中医体质干预效果评价的新思考;浙江省中医院王晓鸣主任:小儿“辨体膏方”应用探述;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满靖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的体会;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崔正植教授: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江苏省南通市和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军医师:治未病中心中医体质辨识应用模式探讨。
本次年会得到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专设“玉屏风颗粒调体专场报告”,有5位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北京中医药大学倪诚教授:论玉屏风散制方调体本意与玉屏风颗粒应用拓展方略;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杨玲玲医师:从王琦教授运用玉屏风加减调体防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惠敏副教授:玉屏风加味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谭春迎主任:玉屏风颗粒对100例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疗效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尚建医师:“调体防病”玉屏风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炎探析。
此次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求真、务实、高效。与会代表听讲认真,讨论发言踊跃,是一次学习和了解中医体质医学最新研究动态的极好机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是一次圆满成功的学术盛会,对繁荣和促进中医体质医学事业必将产生良好的影响和起到积极作用。经常委会无记名打分、投票,评出10篇优秀论文,颁发获奖证书。分会秘书长倪诚教授就新增分会委员事项进行了讲解,并宣布第十三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初步确定在云南昆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