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岐黄论坛肝胆病分论坛于2014年7月26日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医药防治肝胆病–新思路,新方法。
肝胆病分论坛主要内容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开幕与表彰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分会成立3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10位专家,第二单元为学术专题报告与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谢阳谷同志、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同志、北京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同志、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谊平同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国家十二五传染病专项专家组专家叶永安同志、北京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赵建宏同志参加开幕式并颁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谢阳谷代表学会致开幕词并宣读表彰决定。他的讲话热情洋溢,对内科(肝胆病)分会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内科(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英教授致辞,他说当前中医肝胆病研究进展日新月异,治疗理念等均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要不断拓宽新思路,探寻新方法。要不断探讨“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出人才”的中医人才成长之路,创新理论、推动发展、提高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在关幼波、钱英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专题、小型、流动、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行业学会的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了中医药防治肝胆病学术发展,实现了学术主导、学科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四大功能。迄今为止共举办了15届学术年会,为广大中医药防治肝病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30年来先后制定了《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等行业标准,为规范中医药临床诊治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开发了针对乙肝中医病机治疗的系列新药,为中医药防治乙肝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多次组织专家基层义诊和业务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防治肝病学科带头人和临床科研教学骨干。在学会成立30年之际,选择为学会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最具影响力的十位专家给与表彰。这十位专家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钱英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王灵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融冰教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张俊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车念聪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徐道振教授、唐山传染病院沈启明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尹常建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陈建杰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聂广教授。
获奖代表王灵台教授代表获奖者发表了诚挚的感言,青年优秀人才代表福州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者李芹教授也发表了感言。
大会学术交流围绕中医药防治肝胆病新思路、新方法,选定了7个主题报告与交流。上海中医药大学季光教授围绕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转化医学实践,讲解了基础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创新的系统研究和报告了研究成果;天津南开医院崔乃强教授围绕胆囊胆固醇结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整体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汪晓军主任基于病毒性乙型肝炎国家临床科研基地建设及应用,介绍了人才培养、科研病历网络平台建设、数据标本库等建设情况及初步成果;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贾建伟主任引经据典谈了从痰瘀看肝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宪波主任报告了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张玮主任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西医病机进行了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永对肝病常见四个“兼证”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报告。会议论文集还收录了47篇论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