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会学字[2014]109号
2014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年会通知
各位分会委员、有关专家:
为探索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态势,研究确立新形势下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的新思路;发展建立对外联系网络,在科技、教育、临床应用及保健养生等多领域巩固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的格局;提高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和学术进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山西中医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16日—1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同时组织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换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 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全委会,各委员单位交流中医药国际合作工作经验,完成分会换届选举;
2. 举办第二届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方剂与网络药物。
二、会议征文
会议将整理出版《第二届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和论文作者,针对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方剂与网络药物、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等进行交流和演讲。
㈠ 征文范围
1、理论研究
1.1系统&网络生物学: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1.2系统&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相似性及其研究思路
1.3中医药学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网络生物学原理
1.4系统&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研究的哲学和文化基础
2、临床研究
2.1系统&网络生物学思维和研究模式下的新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2基于中医学辨证论治方法的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诊断新技术和新方法
2.3系统&网络生物学思维和研究模式下的证-病和方-证相关研究
2.4系统&网络生物学思维和研究模式下的病理学研究
3、中药创新研究与开发
3.1网络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3.2中药和方剂配伍的网络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3.3网络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及意义
3.4系统&网络生物学思维和研究模式下的中药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
3.5 中药和方剂的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药理学研究
3.6基于中医方剂学的新网络药物研究和开发
3.7 单药物-多靶点、多组分药物-多靶点药物作用网络构建方法
3.8 基于中医方剂学的网络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构建方法
4、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情况报告
4.1中医临床医学国际合作与交流
4.2中医药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4.3中医药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国际合作与交流
4.4中医药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4.5中医药学文化、学术交流
㈡ 征文要求
论文须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及第一作者电子邮箱及联系电话。全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注明关键词3~5个。另须附中英文摘要,应包含论文的主题、理论、数据、方法和结论等内容,各不超过300字。论文格式为Word文本,标题三号字、黑体;正文5号字、宋体,请将论文摘要和全文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dwjlfh@163.com征文截止时间:2014年8月31日。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安排:10月16日报到(新一届分会委员候选人16日下午4:00前报到,晚8:00准时参加换届会议),17至18日上午会议,18日下午离会。
会议地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189号•山西迎泽宾馆。
四、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由承办单位委托太原天峰达会议接待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会务接待安排。会务费8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特别提示:
按照学会有关管理办法,分会委员候选人必须参加换届会议,不
参会者视为放弃候选资格。委员候选人必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未入会者请提前办理入会手续,申请表请在学会网www.cacm.org.cn下载。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 强 0351-2272020 13834648844
孟祥龙 18234120718
传 真:0351-2272020 E-mail:dwjlfh@163.com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邮编:030024)
山西中医学院科技与国际合作处。
七、会议回执:
请参加会议代表填写《会议回执》,并于2014年8月31日前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进行确认。
特此通知。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