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广东、甘肃、河南、新疆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加坡,共425人。
10月25日晚上,召开了第三十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预备会,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教授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学术部刘平主任出席了会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葆青教授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会议通过了本次大会议程。
当晚,召开了儿科分会委员会换届改选会议,刘平主任主持会议,谢钟副秘书长参加了会议。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马融教授任主任委员,丁樱、王素梅、王雪峰、刘景萍、肖臻、郑健、高树彬、董幼祺、韩新民、熊磊10位教授、专家任副主任委员,李新民教授任秘书长,高修安教授、薛征教授、冀晓华教授任副秘书长。其中,常务委员65人,委员211人。聘请闫慧敏教授、孙远岭教授、张士卿教授、徐荣谦教授、郭振武教授、虞坚尔教授担任顾问。
第三十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开幕式于10月26日上午隆重举行。大会由张葆青教授主持,李伟副院长、张成博副校长分别致欢迎词,刘平主任宣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成员名单,马融主任委员作了关于儿科分会工作总结及第七届委员会工作重点的报告。谢钟副秘书长、武继彪局长、张奇文教授、张成博副校长教授先后讲话。谢钟副秘书长等领导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为郭振武、孙远岭、闫慧敏、张士卿、徐荣谦、虞坚尔6位专家颁发“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证书和奖牌。
本次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20篇,经审定,汇编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论文集包括专家论坛8篇、名老中医经验86篇、临床研究183篇、实验研究14篇、教学研究10篇、综述19篇。10月26日及27日上午,马融教授、汪受传教授、虞坚尔教授、王素梅教授、丁樱教授、韩新民教授、闫慧敏教授、王雪峰教授、郑健教授、孙远岭教授、董幼琪教授、俞景茂教授、朱锦善教授、李安源教授、刘振寰教授、胡思源教授、俞建教授分别做了“儿科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技术要点”、“小儿病毒性肺炎辨证论治研究”、“海派中医儿科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承”等学术报告。10月27日下午分两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张骠教授、王力宁教授、刁本恕教授、姜之炎教授、喻闽凤教授、宋虎杰主任医师、崔霞博士、张卫东主任医师、吴杰博士、刁娟娟博士、岳维真教授、陈健教授、崔文成主任医师、刘晓鹰教授、孙丽平教授分别做了“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肺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小儿特禀质咳嗽的证治规律研究”等报告。
10月26日晚,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决定①2014年成立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②2014年开始设立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③ 发布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轮状病毒性肠炎、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12个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④会议决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31次中医儿科学术大会将于2014年6月底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由云南中医学院承办。
27日上午,召开了2013年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工作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崔咏梅处长及儿科协作组组长王雪峰教授、马融教授、丁樱教授、虞坚尔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王雪峰教授主持。会议主要讨论完善第一、二批优势病种疗效评价监测量表。下午,召开了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中医儿科学高级教程》的编写会议,由马融教授主持会议,中华医学会罗玲秘书长,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张学高主任,卫生部《人才杂志社》卢青社长,中华医学会音像社史红社长出席了会议,近30位参与编写的儿科专家参加会议。会上讨论了该书的编写体例、内容和样稿,明确了编写人员分工。大会期间,还召开了《实用中医儿科学》编写启动会。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得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及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济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资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组织会议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全体与会代表对他们出色地组织本次会议和付出的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2013年10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