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刘大新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主任崔咏梅、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光奇、贵阳中医学院前院长孔德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张帆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0余篇,内容涉及中医耳鼻喉科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本次会议有110名正式代表和80余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
学术交流是会议的主题。本次大会的学术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以中医耳鼻喉老专家为主的学术经验介绍,第二部分为耳鼻喉知名专家的学术讲座,第三部分是以中青年医师的研究报告,学术报告内容涉及中医耳鼻喉科的方方面面。纪要如下:
中医耳鼻咽喉科老一代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士贞将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的情况向各位代表做了简要介绍,会议有3位中医耳鼻喉科医师做大会交流,这开创了中医耳鼻喉科的先河。并对与会代表发出邀请,参加即将在美国举办的第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浙江省中医院朱祥成和大家共同分享了其在临床上使用益气活血散结方法治疗嗓音疾病的成功经验。成都中医药大学熊大经将其对于中医、中医耳鼻喉科的思考做了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大新将其经过论证的“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的考证结果予以公布,深入研究了对于“喉痹”病机的认识,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刘蓬将自己数十年来的耳鸣方面的研究心得、成果与大家共享,将其对于《内经》中对于耳鸣的论述加以精彩演绎,认为对于耳鸣应该主要从肝脾进行论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严道南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跟随干祖望老专家学习的经验,提出了用中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时的辨病与辨证的问题,认为应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医疗工作,取得满意的疗效。浙江省中医院从品针对全国西医耳鼻喉科进行的突发性耳聋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听力曲线,提出了不同的治疗对策,为临床上突聋的中医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台湾中医耳鼻喉科医学会理事长胡克信将中西医结合诊治眩晕应该掌握的重点向大家做了介绍,并且将其单用针灸治疗眩晕的病例展示给大家,充分显示了中医的魅力。新安医学流派传人郑日新对中医流派工作的情况向大家做了介绍,展示了中医流派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流派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中医传承工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大量的研究报告分为耳、鼻、咽喉三个部分。与会代表认真听讲,纷纷提问,从中汲取中医耳鼻喉科的好的治疗方法和理念。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常委会,会议由严道南秘书长主持,各常委讨论了近年来的工作,并安排了下一年的工作重点,对中医耳鼻喉老专家予以了充分肯定,对耳鼻喉科的学术传承做了规划,对今后学会学术会议举办的要求做了规定,对会议发言交流论文的确定做了界定,规定由专家组共同审稿,确定交流稿件。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刘大新主委提出的关于在中医耳鼻喉科分会层面开展中医“无利益师带徒”工作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专科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有效举措。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主任崔咏梅参加会议并针对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以后重点专科的工作做了规划和部署,强调了对临床路径的实施、管理、总结等。
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与会代表认真听讲,争相提问,讲者回答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成了极好的学术氛围。
整个学术会议组织紧凑,学术气氛浓厚,在“认真、严肃、团结、上进”的氛围中,第十九届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
201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