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循经取穴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6日

 本项目在比较头针、醒脑开窍、循经取穴、巨刺加运动、电针对大鼠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再灌注作用的前期研究基础上,选用循经取穴电针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三动脉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四动脉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和血管性痴呆(VD)5种动物模型;积分法观察神经病学等级,避暗法测定被动性条件反射,TTC染色法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内皮素(ET)、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a (TNF-a) 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含量,TUNEL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Bcl-2和Bax基因表达,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光化学比色法测定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SOD活性和MDA含量,研究循经取穴电针(左侧肩禺、外关、髀关、足三里)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及VD的作用机制。通过与穴位对照组(左侧清灵渊、灵道、萁门、漏谷穴)和非穴位对照组(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郗门中点、五里与阴胞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比较,观察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穴位特异性。结果发现:①循经取穴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穴位对照组和非穴位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②循经取穴电针可通过调节Bcl-2调控基因家族促凋亡和抑凋亡成员的比例、降低caspase家族蛋白酶组成的级联反应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脑组织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③循经取穴电针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与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有关。④循经取穴电针可通过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和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生理平衡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⑤循经取穴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与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与Ca2+超载有关。⑥循经取穴电针能提高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抑制AchE活性。
    本项目根据缺血及再灌注性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采用多种脑缺血模型及生理、生化、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检测技术,系统研究循经取穴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和穴位特异性,为丰富针灸理论及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发表论文10篇,SCI全文收录1篇,MEDLINE收录1篇,他人引用频次108次,下载频次1244次,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2008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认为该研究“在针刺治疗脑缺血机制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