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所属领域
本项目属于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二)主要内容、特点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中药糖耐康干预炎症介导的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糖耐康颗粒干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治疗糖尿病中药提取物活性成分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
1、首倡病机新论,创立治疗新方。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历代医家治疗消渴病经验,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糖耐量异常经验和现代防治糖耐量异常成果,首次提出糖耐量异常归属热盛阴伤,气阴不足证。治宜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组方由夏枯草、番石榴叶、女贞子、三白草等组成,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53751.8)。
2、引进先进技术,探索复方机制。首次采用国际先进动物和细胞模型完成揭示糖耐康作用机制。技术要点:(1)利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动物模型,以InsR/IRS/PI-3K介导的传递途径为切入点,观察并分析糖耐康对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和形态、脂联素、瘦素、TNF-α和InsR/IRS/PI-3K传导通路的影响。(2)利用自发型胰岛素抵抗肥胖Zucker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并分析糖耐康对模型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环节AKT、P-AKT Thr308、GLUT4信号转导通路深入探讨。(3)利用对胰岛素抗性3T3-L1脂肪细胞模型,观察糖耐康含药血清对模型InsR/IRS/PI-3K传导通路的影响。研究结论:糖耐康是通过调节骨骼肌、脂肪组织胰岛素IRS/PI-3K信号通路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调控胰岛素IRS/PI-3K信号通路可能是清热生津,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3、研究有效部位,揭示作用靶点。采用现代科学提取技术,提取组方各药有效部位,首次利用自发型胰岛素抵抗肥胖Zucker大鼠、日本肥胖SHRSP (fa/fa)代谢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筛选分析发现,组方中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部位主要为番石榴叶提取物、三白草提取物,以番石榴提取物作用最好,番石榴叶中化合物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提高PI3-K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Akt的磷酸化程度、PPAR gamma受体的表达是其重要物质基础。
(三)应用推广情况:
该项目培养了6名博士,3名硕士。发表论文13篇。被引用和下载频次2782次。
(四)社会效益:
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危险阶段,是糖尿病Ⅰ级以及Ⅱ级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成为国际糖尿病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糖耐量异常是单纯使用中药有效的优势病种,开展治疗糖耐量异常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对创新中药研发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提高我国中医药干预糖尿病研究的水平,降低糖尿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