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奖励展示
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系统的建立与运用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中医治未病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如何发挥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干预中的特色优势,阻止亚健康状态从“未病”阶段向“已病”阶段的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和意义。目前亚健康的诊断尚难以操作化、医疗资源难以对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个体逐一干预,这就需要找出合理的辨识和分类亚健康状态的途经和方法。本项目构建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和分类系统,为亚健康状态辨识提供了序化诊断流程和标准,提出了辨识分类模型与干预优化途径,形成三级管理的亚健康状态干预模式,可实际运用于“治未病”工程。
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解决了目前干预亚健康状态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了“非特定亚健康”的内涵,应用“概念图”模式,形成定性与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亚健康状态判定工具,并确定了亚健康状态操作化的序化诊断流程。二是中医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体评测与中医特色针对干预相结合的个性化干预方案。三是实现对亚健康状态的多维多角度评估,构建自我保健、医院针对干预、社会综合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本项目在近万例的临床调查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辨识分类系统,并结合中医特色养生方法提出个体化干预手段,开发了网络化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平台,形成了对亚健康状态人群个体自我保健、医院针对性干预、社会综合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中医治未病学术内涵的具体应用,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技术落实到从国家到行业、从医疗单位到社区、个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科技进步作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与分类系统的建立与运用,清晰界定应干预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提供亚健康状态人群操作化的筛检和判断流程、整体评测技术与个体中医特色干预方案,为实现个体自我保健与医院针对干预、社会综合管理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路径、方法与核心技术;体现中医理念与方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专业技术的有机融合,使中医药进入预防医学体系,显示了中医学对“人口与健康”预防领域的重要贡献。
    授权专利情况: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管理系统》 V1.0(2008SR17111)。
应用推广及社会效益:项目核心成果《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管理系统》已经在中国解放军总医院、上海龙华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附属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嘉兴市中医院、荔湾区卫生局、东莞市康华医院、北京炎黄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卫生管理单位、公立、私营医院、健康产业相关公司运用,运行良好,深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被香港医管局签署认可,作为工具和标准应用于粤港的人群健康调查。获广州市成果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奖励一等奖。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