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中医药防治时行感冒出新方案
发布日期:2012年4月11日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的《2012年时行感冒(乙型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出台,以应对今年开春以来,我国整体流感活动水平上升,部分地区发生时行感冒、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的问题。

  《方案》提出今年实行感冒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对实行感冒特点及治疗、预防方案进行规范。专家指出,在流行期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房间宜多通风,宜勤洗手,患病后饮食宜清淡,注意劳逸结合,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出行宜戴口罩。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日常可以使用中药进行预防。

  链 接

  治法:解表宣肺,清热透邪,止咳利咽

  方药:荆芥10克、苏叶10克、羌活10克 黄芩10克、连翘15克、炒栀子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杏仁10克、芦根15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或两剂。

  加减:头痛加白芷;咽痛加锦灯笼;舌苔厚腻加生薏米、佩兰;高热三四日者加生石膏、知母;便秘加虎杖;咳痰黄稠加鱼腥草、金荞麦;胸闷加苏梗。

  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或连花清瘟颗粒)。

  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或痰热清注射液。

  预防处方:桑叶6克、苏叶6克、芦根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记者冯  磊)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