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中医院的人才建设至关重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机关部分工作人员赴云南省腾冲县中医院调研
中华中医药学会机关部分工作人员赴云南省腾冲县中医院调研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正逵、副秘书长谢钟在腾冲县中医院调研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中医院的需求,为基层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中医药学术服务,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正逵、副秘书长谢钟及学会机关部分工作人员一行九人于2012年3月19日来到了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中医院进行调研。
腾冲县中医院成立于1983年2月17日,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全县唯一的以发展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型县级中医院,并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属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截止目前,全院占地面积8016.33平方米,建筑面积6755.53平方米,有固定资产总值701.4万元,有5000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四十余台(件);科室设置二十余个;设病床数100张,现有在职职工1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3人、财会及其它12人);专科专病治疗有:骨伤科、头皮针治疗中风痛。
据张增永院长介绍,目前,制约该院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问题,在现有的115名职工中,最高学历为硕士,且只有1人具有硕士学位,本科毕业的有13人。张院长认为,目前中医人才短缺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窘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造成基层中医机构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
一是基层留不住人才。一方面,受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一些中医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城市找非本专业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层从事医疗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留住人、用好人”的政策,一些愿意到基层工作的中医院校毕业生“看看就走”,不愿长期扎根基层。导致基层中医院,特别是卫生院高学历专业人员屈指可数。
二是培训机会少。一些基层中医机构,好多中医工作人员没有机会走出来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而基层中医工作者却非常渴望能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技能、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由于长期得不到充分的进修培训,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能及时提升,很难满足群众看中医的需要,也就造成了中医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发挥的作用有限。
我们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引导、吸引人才到基层中医药机构工作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工作待遇与业务培训方面的支持条件。同时,学会应充分发挥专家优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帮助基层建设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医师队伍,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以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在基层医院得到及时救治;不仅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就近得到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也能减少农民异地就医带来的经济负担,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