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天津国医堂:基层医改一道风景线
发布日期:2012年3月2日

国医堂遍布全市76个社区卫生中心和47个乡镇卫生院,几年来几乎是开一个火一个,医生、百姓、医院多赢,成为全国基层医改中的亮点——
 
天津国医堂:基层医改一道风景线

  所谓“国医堂”是中医诊室集中、突出中医药特色、体现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注重养生保健知识宣传,集中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诊疗服务区域。坐诊的中医医师实行全科一站式接诊方式,即一名中医医师,既能开中医处方,又能根据患者病情,开展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敷等多种中医药治疗,使患者体验到中医药的综合、特色疗效。

  国医堂让社区医院尝到了甜头

  体态微胖的杜先生是足球爱好者,踢中场的他在一次比赛中小腿意外骨折,虽然骨折痊愈了,但阴天时受伤处仍会隐隐作痛,家住南开区王顶堤社区的他感觉不舒服时,便会到王顶堤医院国医堂做中药外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而给他治疗的小张大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他一人负责整个诊区,会5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

  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是一个社区的二级医院,原来有一个中医科,只有两间屋,一间屋子是针灸科,另一间是饮片室。中医科的奖金在全院最低,是个可有可无的科室,当初院长对于开设国医堂心里也没底,由于南开区推进国医堂建设,便在医院院子里找了个300平米的平房做国医堂,通过外饰、内部装修,古色古香,调整人员、投入设备等一系列举措,中医药服务做起来了,老百姓来国医堂治疗确实有疗效,非常认同,于是医院决定将国医堂的面积扩展到500平米。王顶堤医院在“国医堂”的建设中尝到了甜头,而天津市的基层“国医堂”也几乎达到了开一个火一个的程度。

  目前,天津市76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有“国医堂”,乡镇卫生院建有47个“国医堂”,到2013年全市所有涉农区县卫生院将全部建成“国医堂”。

  患者看病多了,费用低了;医院药占比降了,收入升了

  社区卫生服务由于中医药的全面参与带来了服务内涵扩大,患者费用降低,负担减轻,部分疾病疗效提升的显著效果,达到“两升两降”,即门诊的人次数上升,医疗服务收入上升,以及人均医疗费用降低,药品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例下降。

  2011年,天津市全市“国医堂”患者次均费用由年初的149元,下降到99元。社区医院中医药处方占总处方的51%,中医门诊比例超过30%,实现了医患双赢,特别是城乡居民中医药知晓率、满意率在90%以上。

  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林立军认为,降低医疗费用是医改的客观要求之一,从这个角度考虑,国医堂客观上带来了“两升两降”的效果,“两升两降”的同时,“以药养医”的格局也有所改变。推进医改,医院必须将收入结构进行调整,降低药品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医疗服务的含金量提升,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增加,人员的收入得到提高。中医药是经济的绿色医疗,对于这种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调整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医改要求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按成本价格“零差率”销售,取消原来的15%药品加成费用。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陈子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医院创建国医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健康教育,有利于社区医院逐步实现“靠技术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实现医患双赢。

  以“国医堂”夯实中医网底

  社区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双重“网底”功能。中医药进社区市场广阔,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如何在医改新形势下走出社区医疗发展新路子,近年来天津市选择了在全市所有社区医院建立“国医堂”。

  天津市在完成区域卫生规划的同时,明确中医药服务体系也要建起来。中医药服务的网底就是国医堂,“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医改的要求,构建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重要环节,构建之初,“国医堂”是定位于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以国医堂为载体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能够让老百姓享受优质的中医服务。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医药的特色是适应医改要求的,国医堂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天津市现已形成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医学中心,以第二附属医院、南开医院、中医药研究院为区域医疗中心,以区县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中医药在基层是有优势的。但天津市在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活动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资源过于分散,社区居民并不能享受到全方位中医药服务,而且老百姓对中医药也不是很了解,这催生了“国医堂”基层中医药服务品牌的打造。

  “国医堂”受欢迎,还得益于其自身也是一个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阵地。通过“国医堂”内各种中医药知识特色宣传和举办中医药养生讲座等,宣传了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增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强化社区居民中医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意识,进一步拓宽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面。(记者 黄心)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