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巡视员兼副司长洪净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
 ——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  洪净巡视员兼副司长

尊敬的曹秘书长、尊敬的卢老师、刘老师,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本次论坛和研修班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王部长非常重视本次论坛的召开,并专门为本次论坛写了贺信,只因有重要会议,不能前来。在此,我代表王部长,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各位代表: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先秦两汉时期相继问世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临床用药等实践活动,标志着中医药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基本形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在随后的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中医药作为我的医学的特色和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当前,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维护人民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的思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核心。中医理论习惯通过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评判机体的健康状况。扶阳思想理论的精髓在于强调“阳主阴从”的关系,认为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几百年来,在大量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探索实践中,扶阳思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确立了一系列治病防病的原则、方法和具体方药,为中医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深化扶阳理论研究,发扬光大扶阳思想,既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保障民众健康福祉的需要。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中医基础研究薄弱和优秀人才短缺已成为了中医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严重制约。全面加强中医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及人才培训,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医药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训,把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作为立会之本,广泛开展各种门类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各个专业门类的中医学术研讨和临床培训,为繁荣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积极支持有关学术团体开展这类学术和人员培训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以“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为主题,以会代训,举办相关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很多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出台了加快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欢迎,走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各位代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是伴随着不同学术流派的形成、完善与传承而不断发展的。中医药学博大精深,阴阳学说又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核心。中医理论习惯通过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评判机体的健康状况。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一支,其思想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强调 “阳主阴从”的关系,认为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几百年来,在大量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探索实践中,扶阳思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确立了一系列治病防病的原则、方法和具体方药,为中医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此,我局在广西中医学院设立了以扶阳思想为核心的”钦安卢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以推动扶阳学派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论坛以”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为主题,以会代训,举办相关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对于推动”扶阳学派”的流派传承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希望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希望各位学员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倾听,潜心学习,努力思考,积极参与,力争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