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于2011年8月6日~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28个中医院校、出版社、医院等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收到论文62篇,其中教学论文8篇,学术论文54篇。

    本次学术会议分为四项议程:医古文分会第四届工作总结、表彰、医古文学会换届、学术研讨。

    8月6日上午,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出席的领导有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教授、中华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刘平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教授等。开幕式由医古文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育林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欢迎各位与会代表来到成都。医古文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许敬生教授致开幕词,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在讲话中,对本次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肯定了医古文事业的成就,并希望医古文界能再创辉煌。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刘平研究员宣读了《关于表彰刘振民、钱超尘、段逸山、许敬生为“医古文资深名师”的决定》,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刘平研究员主持了医古文分会换届选举。换届选举会上,新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的预备候选人均全票当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育林教授经选举成为医古文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孙文钟、李亚军、张如青、沈澍农、崔为等经选举成为医古文分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卫云英等35人经选举成为医古文分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于玉波等71人经选举成为医古文分会委员,由王育林教授提名,钱超尘、段逸山、许敬生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赖文、崔锡章当选为顾问,杨东方当选为秘书长,张秀传、赵鸿君当选为副秘书长。

    医古文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孙文钟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许敬生教授在报告中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详尽的史料,带领与会代表重温了医古文分会30年来的成长历程,总结了医古文教材、教法的研究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感受,提出了对医古文分会未来发展的希望。段逸山教授在名为《医古文断想》的报告中,回忆了医古文命名的缘由,提出医古文具有的特点,指出医古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阅读古代医学著作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编写医古文教材的经验,对医古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张如青教授作了题为《医古文教师应积极参与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新一轮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医古文教师在中医药古籍整理中有自己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古籍整理中,为我国中医古籍整理工作贡献力量。沈澍农教授在报告《医古文与中医古籍研究》中指出:医古文是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工具,中医古籍整理的知识系统引导和决定着医古文研究和教育的方向,医古文队伍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李亚军教授在其报告《<全国医古文研究集成(1981~2010)>出版说明》中,畅谈了《全国医古文研究集成(1981~2010)》的编写缘起、编写计划、工作进展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并现场向与会代表发放了《全国医古文研究集成(1981~2010)》的论文目录。

    分组讨论分为科研组和教学组两组分别展开讨论。科研组由沈澍农教授主持,围绕医古文及相关科研展开讨论,在训诂、校勘等方面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教学组在李亚军教授的主持下,围绕医古文教学及教学研究进行了讨论,在医古文教学内容、教材、课时、医古文教改、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发言及闭幕式由崔为教授主持。大会发言中,李具双、李永宸、贾延利3位代表根据自己多年的医古文教学经历,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殷平善、周祖亮、章红梅3位代表做了科研报告。

    沈澍农教授和李亚军教授分别就科研、教学方面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沈澍农教授提出,医古文教师要教学和科研相长,打好基础,找准方向,努力多申报课题。教学组李亚军教授提出,医古文教学改革应根据课程性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课技巧等方面展开。

    闭幕式中,温长路教授发表了讲话。讲话中,温长路教授指出了中医继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主张延伸学科功能,注意交叉学科的研究等。

    医古文分会秘书杨东方副教授宣读了《关于振兴医古文事业的倡议书》,倡议全国医古文界人士共同为振兴医古文事业努力。最后,王育林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这次会议取得的成就。

    大会期间,新一届医古文分会常委会召开了会议,就下一届医古文分会学术交流会举办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承办单位商议后确定。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