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日友好医院、烟台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暨第十五次全国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于2011年12月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出席会议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中日友好医院许树强院长;中日友好医院李宁书记;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杨龙会副司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颜利民处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中医药学科王昌恩主任;著名老中医晁恩祥教授、李乾构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刘平主任;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孙塑伦;以及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曲宏伟董事长、迟永波副总裁等。开幕式由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孙增涛主持。
主任委员张洪春教授,代表肺系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对在这次会议的筹备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日友好医院等有关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等中药企业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会议开幕式各位领导、各位老前辈,表示最衷心的欢迎。他在回顾中医肺系病学术组织发展与建设过程时表示,正是由于以晁恩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的交流、医疗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中医内科肺系病防治工作的骨干,为肺系病分会成立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才使成立肺系病分会终成现实。他在讲话中强调:第一届委员会要在继承老前辈精神的基础上,以促进中医肺病学科发展与学术进展为目的,努力团结广大从事中医肺系病防治工作的同仁,充分发挥学会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作用,搭建专家群体与政府主管部门的纽带与桥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首先是学会自身组织建设,在向兄弟分会学习的同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做好学会工作新方法与新形式,为各位委员服好务。②要在学术交流上采取专题、小型、连续方式坚持办好学术交流会,为大家开展学术交流搭建平台。③要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行业规范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有关科技项目主管部门的课题招标工作,积极推进各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协作工作;充分发挥学会专家群体优势,从临床实际出发,在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或修订有关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化、科学化。④大力开展科普工作。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分会要借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加强文化建设的东风,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媒体向世人宣传有关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知识,有计划编辑出版科普类书籍,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中日友好医院许树强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正逵副秘书长、国医大师路志正、名誉主任委员晁恩祥等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成立表示祝贺,对今后学会工作提出要求与希望。
开幕式上,还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对肺系病分会成立的贺信。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网站启动仪式。
会议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单位领导、专家,就国家“十二•五”中医药科学研究总体战略、2012年中医药自然基金申报、中药新药(肺系病)研发等作专题报告。
在大会上进行学术论文交流的主要有: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教授:关于中医肺系病发展的几点思考意见;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教授: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飞教授:基于诠释学方法的“肺胀”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思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成祥教授: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老年肺炎的研究与展望;北京市中医院王玉光教授: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证治研究进展;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素云教授:毒素清治疗老年人肺炎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00余篇,经专家审阅出版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成立大会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内容涉及七个方面:名老中医诊治肺系病传承经验的整理及研究;中医、中西医治疗肺系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新成果;中医药对肺系病诊治研究进展;对肺系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标准的意见与建议;在肺系病教学工作中的新经验;肺系病养生、食疗及治未病的经验;肺系病新药研发经验。
本次会议得到了烟台渤海制药、石家庄以岭药业、青岛国风药业、广州市香雪制药、天津达仁堂、贵州健兴药业等中药企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