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编制工作汇报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1年5月27日

    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编制工作汇报会于2011年5月16日在北京河南大厦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姜在旸司长、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查德忠司长、医政司许志仁司长、国际合作司王笑频司长、办公室徐皖生副主任、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桑滨生巡视员兼副司长、科技司李昱副司长、政策法规与监督司余海洋处长、规划财务司王振宇处长、重点专科办公室崔咏梅主任,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审查部沈同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副会长兼秘书长、谢钟副秘书长、办公室朱桂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医外科、妇科、儿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艾滋病、古籍整理等9科指南项目负责人向局各司办领导汇报了指南制定工作情况。

    李俊德副会长兼秘书长首先致辞,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会标准化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职能转移的重点学会,中医标准化工作是国家局委托交办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会按照国家局的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人事安排,探索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专家荟萃的优势,立足把握中医药学科特征,在规范发展和标准创新中体现中医特色,满足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需求。标准化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共立项551项,发布标准207项,审查通过301项,初步构建了临床诊疗标准、临床术语标准、养生保健标准等三类体系。学会积极推进各项标准的推广实施,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熟悉标准化规则的中医药标准化复合人才。李秘书长表示,希望该套指南能够尽早发布,满足临床医师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迫切需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听取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

    桑滨生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学会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这9科指南已进入审查发布阶段。在这次会议上将更好的征求意见,严格审定程序,提高标准质量,取得更广泛的共识,使指南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本次会议与以往专家论证会议不同,很多工作与行政部门密切相关,是专家与行政部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并征求意见。这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标准委、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对中医标准化工作给与了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制定了“十一五”《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标准化工作任务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四个领域,目前工作重点是在基础领域方面加强名词术语标准的制定,技术领域重点加强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根据局领导的意见,将这些标准委托学会制定,这些年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布了《中医内科诊疗指南》、《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等系列标准,今天学会又组织专家汇报9科指南的制定情况,请各司办领导对指南给与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提高指南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艾滋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古籍整理规范》等9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向局各司办领导汇报了指南制定情况,并表示希望该套指南能够尽早发布,避免内容因时间过长而陈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领导在听取汇报后,对指南制定工作给予肯定,对专家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认为,以上9科指南,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权威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建议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后尽快发布,在实践中修改、完善、提高。同时,各位领导也从格式、内容、组织等不同的角度对指南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1.体例格式上进一步规范统一2.注意前后内容的一致性,精练用语;3.各指南间相互交叉的疾病应统一安排好;4.处理好各科指南与临床路径、专科诊疗方案、临床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研究方法的关系;5.建立推广机制,加快指南的推广,在临床实际中应用,以发挥其作用,修订和完善指南;6.加强组织协调,加快工作进程,建立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并不断充实和完善;7.加大标准制定的经费投入。

    最后,李秘书长做了总结发言,对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学会将按照领导的要求,组织专家研究讨论,对指南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尽快落实会议意见。凡是通过审查的可以发布,没有通过审查的要继续修改,直到达到发布标准。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