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界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图为王国强(左三)佘靖(右一)吴以岭(左二)杨金生(左一)温建民(右二)在一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巨 锋摄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医药的支持更大了,表述也更实了。”3月5~6日,全国政协医卫界别的中医药委员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始热议。大家认为,党和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佘靖委员告诉记者,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更重视了。报告中对中医药的表述重点是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一方面期待各级政府制定更多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需要中医药队伍自身努力,明确方向,加强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突出特色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从而提高中医药在人民群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的贡献率。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扶持政策的落实,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认为,具体落实到中医院发展上,国家应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对县级中医院的投入,“目前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此外,应该解决村医的养老问题,让村医也能像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转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委员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很细,“十一五”期间,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基层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切实降低了药价。国家下大力气进行医改,每年投入1000多亿,但比起公立医院改革所需的2万亿来说,还远远不够。今后,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增加基本药的品种。
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为藏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在西藏自治区,有300多种藏药列入医保目录,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希望藏医药也能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书记姚乃礼委员说,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但中医药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财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对于中医药工作者来说,要做到自立、自强,一方面要发挥特色优势,另一方面不能失去自我,否则就很难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发展有了好的环境,中医药需要创新,中医人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临床经验归纳上升为理论,进而用来指导临床。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客观翔实。他见证了近些年来中医药工作的变化,从最初的扶持中医药到发展中医药,继而是大力发展中医药,现在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针对中医的政策具有连贯性,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能看出中医药工作在深入开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盘活医疗资源,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这句话让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帕尔哈提·阿不都热依委员充满了希望。该校的维吾尔医学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只是一个系,没能成为二级学院,这让该校师生感到遗憾。“从老师的教学水平等软件来说,维医系已经够得上二级学院的标准了,但硬件建设一直跟不上,远低于二级学院的要求。”帕尔哈提粗略测算,要想在硬件方面达到标准,资金缺口大约是5000万。他希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能给维医系增加投入,争取早日成为二级学院,为新疆培养更多维医人才。(记者高新军 冯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