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课题组共同主办,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全国中医五运六气高级培训班暨疫病预测多学科研讨会”于2010年5月25日至30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
5月25-27日为全国中医五运六气高级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临床基础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以及山东、山西、江苏、云南、陕西、甘肃、河南、四川、青海等省市,共50余人。培训班上,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顾植山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柯资能副教授、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袁雅鸣高级工程师、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李以坚、美国世界五运六气学会会长毛小妹、清华大学博士后杨玉环等分别为学员讲授五运六气疫病预测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运气学说中的天文背景、疫病预测的气象分析、五运六气与经络测量、重大传染病预测后的反思、物候与五运六气疫病预测等内容,共授课24学时。学员表示,通过学习,改变了过去对五运六气的片面认识,希望将运气学说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
5月28-30日为全国五运六气疫病预测多学科研讨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刘保延副院长、卫生部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江锋博士、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兼信息部主任王世明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黄亚博秘书长以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疾控中心和全国14个省市的多学科专家50余人及江阴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江阴市钱文琴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
研讨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教授、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王世明教授、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顾植山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院的12位专家分别就预测预警与传染病防治、五运六气疫病预测的意义和科学态度、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疫情预测中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气象运气疫情统计相关性研究、预测的尺度与精度、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疫情控制中的应用等作了专题报告,其他参会人员进行了会议交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由多学科的专家共同来研究、探讨疫病的预测预警问题非常需要,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研究的深入,更好地发挥中医学在疫病预测预警中的应有作用。
会议指出,运用五运六气预测疫病,一定要持科学态度。五运六气学说的精华是看动态变化,若把五运六气看作六十干支的简单循环周期,仅据天干地支推算预测某年某时的气候和疾病,是不全面的。
会议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五运六气,用辩证的方法去运用五运六气,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发展五运六气,让其为现代防病治病及疫病预测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涉及面广,学术层次高,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