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第三次主委工作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10年8月23日

    为更好地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加快分会的建设,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第三次主委工作会议于2010年5月29日在广州市珠岛宾馆湖滨楼举行。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兼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李俊德和副主任委员庞国明、杨志敏、郭宏昌、韩巧菊、湛龙华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庞国明主持。

    会议表决增补了三位副主任委员,分别是: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全军平衡针灸中心主任王文远,浙江儒学会副会长、浙江鑫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罕闻,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增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郑万善、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副主任医师老膺荣为副秘书长。分会秘书长庞国明简要汇报了2009年分会的工作总结:1.顺利召开2009年主任委员工作会议;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并完成委员增补;3.评选表彰“基层优秀名中医”。同时就2010年工作计划和本次会议内容安排如下:审议“寻宝鉴宝”活动申报程序、鉴定评审办法、奖励办法等,讨论确定第三次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等。

    李俊德主任委员指出去年分会取得一定成绩,这与各位主委的工作分不开,在这期间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了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制定落实了年度各项工作安排,明确了各位副主委的分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研讨会,积极开展了学术交流;并评选和表彰了280名“基层优秀名中医”,对推动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让中医药扎根基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广东省中医院在杨志敏副主委的组织下开展了民间诊疗技术验方的收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湛龙华副主委做了不少工作,大力推动民间扶阳学派的学术发展。下一步的工作要继续加强民间传统诊疗技术和验方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应该每年整理出两项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的民间传统诊疗技术或验方,在每次研讨会上进行推广培训。同时,尽快成立分会下专业工作组,如寻宝鉴宝、扶阳、平衡针、蜂疗等,推动学术发展。

    会议就举办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事宜进行了讨论,本次研讨会初步定在广州举行,时间定在8月份,由广东省中医院承办。举办研讨会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征文通知和推荐表格需要进行完善,可邀请扶阳论坛如刘力红等专家,以后每年确定鲜明的学术主题,也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进行,或展示一门技术,今年以王文远的平衡针可作为培训内容。同时约定专家做经验交流,并要求全体副主委必须参会,推荐2名以上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代表出席参会,以确保会议气氛热烈。

    会议就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药“寻宝鉴宝”活动评审办法(草案)和“全国民间优秀中医师”评选办法(草案)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拟进行更深入的意见征询。建议对持有人具有与不具有执业资格的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分别按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则,以完善相关制度办法。会议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初步分工,验方的收集整理由庞国明副主委负责,民间诊疗技术(一技之长)的收集整理由杨志敏副主委负责,扶阳学术的收集整理由湛龙华副主委负责,平衡针和刮痧等技术由王文远副主委负责,小儿脑瘫、小针刀等技术由广东省中医院陈秀华主任负责,民间传承方面的工作由杨罕闻副主委负责。另外,加强专业委员会秘书机构的建设,开封市中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需要加强合作,具体加强制度建设。同时,会议还就是否使用专业委员会简称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本次会议为加强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的工作,推动和规范民间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动民间医药的交流、开发和利用明确了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