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文化分会换届会议纪要
2009年10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文化分会换届会议在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办,福建中医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学科领域的14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探讨了“繁荣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的若干事宜,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营造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会议通过民主选举完成了换届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其成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安徽中医学院院长王键、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群、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宏岩、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毛嘉陵等知名专家、学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著名学者钱超尘、高文柱教授被聘为名誉主任委员。
张其成主任委员在致词中回顾了上一届文化分会的研究、传播与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目前中医药文化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中医药文化分为心、手、脸三个层面,也就是核心价值层面、行为规范层面、物质形象层面”,同时指出由于“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形态,其产出规律、作用方式、传承路径等都表现出它的独特性,今后的研究工作要在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研究;中医药地域文化发掘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包括中医院、中医药企业、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做出突破性的研究。
会上,著名中医药文献专家钱超尘教授以《太炎先生论伤寒释要》为主题进行了开篇主题讲座,他对太炎先生的生平、学术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详尽的阐述,并融合自身对太炎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解析新发现的资料。同时钱教授指出做文献研究工作要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研究兴趣,集中精力进行深度钻研,这为文献工作者提供了科研的思路和基本方法。温长路教授以《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为主题作了主题发言,在详尽阐释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和观进行了深度归纳:指出“适中是生理状态的前提”,“失中是疾病发生的条件”,“执中是治病健身的法宝”,“致和是防病疗疾的归宿”;温教授综合当今中医药医学模式、国际化路线、申遗等诸多层面,从宏观的角度指出目前中医学的优势和特长恰恰符合医学新模式的要求,代表了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以“中医药申遗存在的两个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如青教授以“论南北朝医家陈延之及其《小品方》”、潘朝曦教授以“振兴中医的大政方略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陕西中医药研究院焦振廉教授以“《备急千金要方》语言风格刍议”等12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研究内容涵盖了中医药文献学的研究和中医药文化事业目前发展所遇到医德、传承、教育、申遗、发展等问题,结合古今、放眼全球,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思考,突出了国学、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闭幕式上,温长路教授指出: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优秀的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是一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大会,有广度在于目前对中医药文化学科的研究已经由狭义的文化概念拓展为广义的文化范畴,具体表现在研究内容上广泛涵盖了理论、实践、管理、产业、传播等,呈现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趋势和特点;有深度则在于对文化理念的认识和其文化的战略意义上,即弘扬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本次大会在“为理念做界定”,“为研究定方向”,“为普及定目标”,“为宣传定调子”四个方面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工作部署。中医药文化会议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和谐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大大拓展了研究思路,激发了研究热情,对中医药文化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