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民族的繁衍昌盛、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药源性疾病肆虐及药害事件频发的状况下,在“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潮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医热”、“中药热”,世界呼唤中医药,人类的健康需要中医药!中药以其优势和特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青睐,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着“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在“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医药及其他各界人士的齐心参与下,经筹备委员会历时一年多的积极准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
经各省中医药学会推荐,民主协商,并报请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最终产生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当选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的主任委员;钟赣生(北京中医药大学)、邓家刚(广西中医学院)、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忻(上海中医药大学)、郭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刘树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周祯祥(湖北中医学院)、张冰(北京中医药大学)、唐德才(南京中医药大学)、蓝森麟(广州中医药大学)当选副主任委员;钟赣生兼任秘书长,张德芹(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建军(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副秘书长;常务委员共25人,委员62人。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秘书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周福成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孙永章、学术部副主任刘平、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乔延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澎涛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教授主持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秘书长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分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对与会代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学术团体,能够进一步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发展、提升学术水平,进而发挥学科自身特色服务社会的优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副校长对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了诚挚的祝贺。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在会议召开期间,将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全局。国家药典委员会周福成副秘书长对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希望临床中药学科在自身的发展中为国家药典中药临床标准的建设,为推广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的使用中药作出重大的贡献。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的成立,使学会分支结构日益健全,体现中医药理法方药的协调一致性,更加有效地发挥联系医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提高学术水平谱写新的篇章!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着眼于科学地阐述中药的基本理论,探索中药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运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临床中药学是整个中医药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沟通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中药学学科群中的龙头学科,是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首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作了题为“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的主题报告,针对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为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勾勒了蓝图;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代表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作了经验介绍和学术交流,必将对推动全国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广西中医学院副院长邓家刚教授作了题为“平性药药性理论假说及其内涵述要”的学术报告,对平性药性理论提出假说,并对其内涵及其科学实质的研究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成都中医药大学彭成教授作了“附子毒效的相关性研究”的学术报告,解放军302医院肖小河教授作了“中药剂量攸关中医的疗效与发展”的大会交流,对指导临床恰当、合理、安全用药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南京中医药大学唐德才教授作了“加强中药对症功效的研究”的交流,对于辨症用药、提高疗效颇有裨益;广州中医药大学刘明平教授作了通脉复方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对配伍及其用药剂量配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德芹教授作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的发言,对近年来药性理论研究概况作了全面的述评,明确症结,探讨对策,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值得借鉴;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建军副教授作了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倡导开设中药新药研发思路选修课的报告,对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有重要作用。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临床中药学学科代表欢聚一堂,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本着“学术争鸣,科学求实”的宗旨,围绕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展开了真诚而务实的多视角畅谈。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93篇,涉及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中药学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药性理论研究、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中药药效及机理的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
本次学术研讨会围绕临床中药学的核心,探讨中药的基本理论,探索中药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运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在促进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方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和谐的大会、成功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