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的水平,促进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在2006年12月由我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承办的“加强传统医药在人禽流感防治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新发病例的情况,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8年2月21日和2月25日两次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专家们认真回顾了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国大陆地区报告人禽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救治情况,结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并参考部分省市所提的方案。从毒邪犯肺,毒犯肺胃,毒邪壅肺,热入营血和脱证等五种症候的主症,治法,基本方,加减和常用中成药方面进行了更深一步地研讨和论证,并提出了《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专家建议》。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秘书长主持,中日友好医院的晁恩祥教授,张纾难主任,地坛医院的王融冰主任,东直门医院的姜良铎教授和刘清泉主任参加了研讨会。
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专家建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认真回顾了截止2007年12月中国大陆地区报告人禽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救治情况。结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参考部分省市所提的方案,经过进一步研讨论证,提出了本《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专家建议》,供参考。
[1]毒邪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 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柴胡、黄芩、炙麻黄、炒杏仁、银花、连翘、牛蒡子、羌活、茅根、芦根、生甘草
加减: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浙贝母,发热重加生石膏。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柴银类口服制剂、银黄类口服等清热解毒、宣肺透邪类制剂。
[2]毒犯肺胃
主症: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或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胃。
基本方:葛根、黄芩、黄连、鱼腥草、苍术、藿香、姜半夏、厚朴、连翘、苏叶、白茅根
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咳嗽重者加炒杏仁、蝉蜕。
常用中成药:双黄连、藿香正气等清热解毒化湿类制剂。
[3]毒邪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基本方: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黄芩、知母、金荞麦、葶苈子、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赤芍、丹皮、白茅根
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肢体抽搐者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腹胀便结者加生大黄、枳实、或元明粉。
常用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4]热入营血
主症:高热,神昏、皮肤斑疹,甚者吐血、便血、尿血,舌质红绛,脉数。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活血
基本方: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银花、连翘、丹参、竹叶、紫草
常用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5]脱证
主症:神志淡漠甚至昏蒙,面色苍白或潮红,冷汗自出或皮肤干燥,四肢不温或逆冷,口燥咽干,舌暗淡,苔白,舌红绛少津,脉微细数,或脉微弱,。
治法:扶正固脱
基本方:偏于气虚阳脱者选用人参、制附子、干姜、炙甘草、山萸肉、煅龙骨、段牡蛎等;偏于气虚阴脱者可选用红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生地等 ;
常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中医药预防针对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的抗病能力,改善易感体质;临床用药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主要用一些益气、化湿、解毒药品;也可采用传统药物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