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摘 要
项 目 名 称: 补血类中药对血虚证的干预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项目简介: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许多瓶颈问题,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方剂和证候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因此进行方证结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项目以血虚证和相关补血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放化损伤和综合放血法致动物血虚证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比较了三种不同血虚证模型的分子机制变化特点,揭示了血虚证动物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规律性变化,从骨髓和脾细胞凋亡、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动态变化、CD34+细胞表达、造血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谱变化、细胞周期、外周血象等角度,确立了该血虚证动物的分子基础评价标准;通过观察四物汤及其16种不同配伍组方对血虚证动物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四物汤补血的途径和机理;采用活性检测指导下的导向分离研究,确定了四物汤补血的活性部位,找到了四物汤补血的有效物质基础;同时进行了四物汤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出了四物汤可通过调节造血调控因子(蛋白质)的水平而减轻该血虚证损伤程度的理论。用该放化损伤模型评价了中药三类新药红益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本项目主要获得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结果:
1.系统地揭示了放化损伤和综合放血法致动物血虚证发生、发展的造血细胞特点和分子基础,为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评价标准。
2.综合利用现代技术,对四物汤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及活性成分进行了详尽、合理的阐明。
3.建立提供了方证结合的现代研究方法。
4.补血类中药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本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56篇;参加国际会议交流7次;培养研究生13名,进修生7名,接受咨询服务多次;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1项,即红益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97)ZL-108号];获得发明专利2项:红景天提取物在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ZL 93 1 18728.1],2000年授权;一种中药制剂[ZL 00 1 08022.9],2002年授权。新申请1项:四物汤有效活性部位及活性组分,专利申请号为:03123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