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纤维肌痛
分类:中医类 - 风湿病科
浏览量:341
前言
疼痛问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第三大健康问题。纤维肌痛,又叫纤维肌痛症、纤维肌痛综合征,作为以慢性骨骼肌肉疼痛为核心症状的风湿病,影响着全球0.7%-9.3%的人口,保守估算中国大陆有1120万患者。“慢性疼痛是致残的”,罹患本病后,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难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大众对这个病仍比较陌生,知晓率、就诊率和缓解率均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系统梳理了纤维肌痛临床上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到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与调摄等八个方面,并联合风湿领域中西医专家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进行了专业解答,希望能对基层医生、全科医生、患者和其家属全面认识纤维肌痛有所帮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科学调摄。相信医患共同携手,定能给纤维肌痛患者带来更大福音!
第一部分 概念
1.纤维肌痛是什么病?

纤维肌痛又称纤维肌痛症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清、以全身多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风湿病,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以酸痛、胀痛多见,疼痛可在天气变化、感冒、受外伤、女性月经期、劳累、睡眠或者心情不好时加重。除疼痛外,本病患者还会出现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焦虑和抑郁等多种症状。虽然本病患者的自我感觉很痛苦,但现有的抽血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一般都是正常的,本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量表评估和对身体固定部位的检查,本病多见于女性患者,常规的止痛药对本病无效。

2.中医如何认识纤维肌痛?

看中医时,纤维肌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病历上写着“痹病”的诊断。这是因为传统医学认为具有全身多部位疼痛特点的疾病属于“痹病”范畴。由于本病特定压痛点的部位多数在肌肉和骨骼的连接处,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症状特点还与“筋痹”相近,故本病又分属于“痹病”中的“筋痹”。“筋”是中医术语,“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按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中医之“筋”可以理解为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肉(肌肉活动产生抻拉,牵引关节伸缩)、肌腱(连接骨骼和肌肉)、韧带(连接关节处相邻骨骼)、体表的静脉(俗称“青筋”),以及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甚至关节软骨、关节盂等组织。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
3.患纤维肌痛的人多吗?

纤维肌痛是目前风湿科发病率居第二位的疾病,影响着全球0.7%-9.3%的人口,虽然国内尚未进行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根据香港地区0.8%的患病率估算,中国大陆约有1120万纤维肌痛患者。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大众却对这个疾病比较陌生,很多患者直到被诊断之时,方才第一次听说本病。这与本病的症状多种多样,缺乏异常实验室指标,以及公众对慢性疼痛性疾病普遍关注度不高等原因有关,据调查我国纤维肌痛患者的漏诊和误诊情况都较为普遍。因此,当出现全身多处的疼痛,且3个月以上得不到有效改善时,我们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的风湿专科就诊,而不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或者消极等待延误治疗的时机。

4.哪些人容易患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的易感性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纤维肌痛;②家族史: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纤维肌痛,患病的可能性更高;③患有其他疾病:如果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或功能性胃肠病、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等,您更有可能患纤维肌痛;④严重的身体或情感创伤:遭遇人生重大变故,如亲人去世、离异等,或经历大手术、车祸,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更容易患上纤维肌痛;⑤压力:从事教师、金融等压力较大工作的人更容易患上纤维肌痛;⑥感染:一些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可能会诱发纤维肌痛。

5.什么年龄段的人容易得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可见于各个年龄群体,尤其以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居多,6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会大大增加,可高达12%。中医认为女性以血为本,随年岁增长,时至中年,经历经、带、胎、产之后,阴血尤易不足,一方面,筋脉需要依靠阴血濡养,阴血亏虚则筋脉空虚失养,从而出现疼痛;另一方面,阴血亏虚,正气不足,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风、寒、湿等邪气容易侵入人体,痹阻于筋脉,从而出现疼痛。同时,血藏于肝,人体的气机疏泄也依赖于肝的功能,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气血内乱,则肝的调畅气机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气机运行郁滞,从而出现疼痛。

6.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得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男女性患病比例大约为1∶(2~7),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女性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疼痛阈值更低,疼痛感更强;②生理特点:女性普遍要经历“经、带、胎、产、乳”,即月经、带下、妊娠、生产、哺乳,均会耗伤阴血,更容易出现阴血亏虚,导致经脉失养而出现各种疼痛。③社会工作:相较于男性,女性从事清洁、护理、文秘等需要肩颈承受长期静态负荷工作的可能性更大;④家庭责任:女性往往是负责家庭无偿工作的主体,承担的体力负荷和心理压力更大;⑤思想观念: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男尊女卑等陈旧思想的影响,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均较低,得到的社会认可度和家庭支持更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女性的高患病率。

第三部分 分类
7.原发性纤维肌痛和继发性纤维肌痛有什么区别?

纤维肌痛可以是原发性的,即独立存在,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原发性纤维肌痛原因尚不清楚,患者一开始就被诊断为纤维肌痛,且无其他与之相关的疾病;而在继发性纤维肌痛中,患者常先患有一种风湿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骨关节炎),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患病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全身弥漫性骨骼肌肉疼痛,符合纤维肌痛的诊断。无论原发还是继发,患者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

8.得了哪些疾病之后,容易得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当纤维肌痛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时,常被误认为原发疾病控制不良,进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决策,延误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出现弥漫性疼痛时,应警惕原发病继发纤维肌痛的可能性。常见的、易引起继发的纤维肌痛的疾病包括:①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等;②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③恶性肿瘤;④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焦虑症;⑤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⑥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毒感染、肝炎;⑦其他:慢性疲劳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紊乱、慢性偏头痛和慢性紧张性头痛等。

第四部分 病因
9.纤维肌痛的发病与哪些因素相关?

纤维肌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身体或情感创伤、病毒细菌等感染相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上述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单独导致本病,往往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本病发生,如生理或心理相关的压力,可能会引发本病的遗传易感个体发展为纤维肌痛。此外,上述因素还可以成为本病病情加重的诱因,如病情缓解的患者即基本没有疼痛、疲劳等症状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感冒、天气变化、工作压力骤增等原因出现病情的加重。

10.纤维肌痛会遗传吗?

虽然本病病因至今仍然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30%的纤维肌痛患者有女性家族成员的患病史,而纤维肌痛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8.5倍,且家庭成员遭受其他类型的慢性疼痛风险也会增加。这一现象与疼痛敏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密不可分。但应注意,本病不是遗传性疾病,和糖尿病、肿瘤等很多疾病一样,家属的患病风险虽然会增加,但是并不是一定会患病。

11.纤维肌痛发病和肥胖有关系吗?

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人数逐渐增多。纤维肌痛发病与肥胖有关,肥胖不仅与纤维肌痛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还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比如肥胖对纤维肌痛的疼痛程度、压痛点数量、疲劳、睡眠质量、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均存在负面影响。不仅如此,肥胖还会对纤维肌痛患者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时的疗效产生不好的影响。此外,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相比,纤维肌痛患者更容易超重,建议所有纤维肌痛患者进行体重管理,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12.中医如何认识纤维肌痛的病因?

目前多认为纤维肌痛的发病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增加,饮食不规律且偏于寒凉油腻,熬夜、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外邪趁机侵袭有关。禀赋不足,或久病体弱,或年老体虚,导致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均易导致风、寒、湿等外邪趁机侵袭,造成筋脉阻滞而发生多部位疼痛。此外,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压力大或个性偏于敏感,情绪不稳定,喜担忧和思虑、好悲伤,性情急躁、易怒,耗伤阴血,导致筋脉失于濡养,或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郁结在体内,导致气机疏泄不利、血行缓慢,气血痹阻于筋脉而发生多部位疼痛。

第五部分 发病机制
13.纤维肌痛为什么会痛?

就像我们人体存在消化系统可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一样,人体也存在疼痛感受系统可以感知伤害、提醒身体遇到了危险,发挥着身体内部的警报作用,但是这个系统也会出故障。目前认为纤维肌痛的患者对疼痛的过度敏感是由大脑和脊髓处理痛觉的方式失常造成的。通俗地说就是身体处理痛觉的“总司令”出了问题,本来“被蚊子咬了一口的痛觉”被“总司令”过度解读,当成了“被石头砸了一下的痛觉”传递给大脑皮层,使得身体对疼痛异常敏感,从而“哪哪都痛”。

14.目前认为“中枢敏化”与纤维肌痛发病有关,什么是“中枢敏化”?

纤维肌痛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本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的异常增强,从而放大了疼痛信号,最终机体的疼痛感受异常。同时,中枢敏化还可导致患者对疼痛以外的各种刺激,如化学物质、光、声、冷、热等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导致患者对异味、强光、噪声过于敏感,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比普通人敏感。

15.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异常都有什么表现?

本病患者的疼痛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敏感、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自发性疼痛指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就出现的疼痛。痛觉敏感是由于身体疼痛阈值降低,从而对外界刺激,如触摸、振动、温度、压力等的反应增加。痛觉过敏只是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增加,会在受到刺激的部位及周围组织甚至远端组织产生痛感或疼痛过敏区域。痛觉超敏是指对正常不会引发疼痛的刺激就会产生疼痛感受,比如,对于痛觉超敏的人来说,本应与疼痛感无关的抚摸小动物的动作就可能就会带来疼痛感受。但应明确的是,虽然本病疼痛性质多样、疼痛部位广泛,但不会导致肢体变形,并非“不治之症”,不会缩短寿命,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还是良好的。

16.患风湿病的患者为什么更容易继发纤维肌痛?

风湿病患者更容易患纤维肌痛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在以慢性骨骼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中,如果疼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感受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中枢敏化,从而引发纤维肌痛;②风湿病多为慢病程,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和精神压力都较重,过度的压力可诱发纤维肌痛;③纤维肌痛和许多风湿病一样,均好发于女性,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17.中医是如何认识纤维肌痛发病机理的?

在本病发展中,五脏中“肝脏”的功能失调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增加,熬夜、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用眼过度,耗伤肝血,肝开窍于目,因此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脑髓与肾精一体同源,思虑过度,则损耗肾精,导致早生白发、脱发。此外,阴虚火旺,心肝火旺或相火妄动,则出现急躁心烦、失眠多梦。阴血不足,血不荣筋,则筋脉无以濡养而作痛,又或者风寒湿热等自然界的邪气很容易乘虚而入,导致邪气痹阻筋脉而作痛。同时肝作为人体气机调控的重要器官,有调畅气机的功能,但要依赖于阴血的濡养,阴血亏虚,则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而气血逆乱失于疏泄,可以影响其他脏腑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出现乏力、肢体僵硬等症状。

第六部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
18.纤维肌痛是风湿病吗?

从疾病大体分类来看,与人的运动有关的肌肉、肌腱、关节和骨的疾病都归属于风湿病范畴。纤维肌痛不是关节炎性的风湿病,是以肌肉骨骼系统多部位疼痛与发僵为主要症状,并且在体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的风湿病。同时,纤维肌痛也是一种跨学科疾病,按照临床症状划分属于风湿病,按照发病机制划分则应属神经内科疾病,目前临床诊治以风湿科为主。

19.出现了哪些症状,应该警惕是纤维肌痛,及时就医?

纤维肌痛是以慢性弥漫性疼痛、睡眠障碍和疲劳为核心症状,还常伴有身体僵硬、感觉敏感等躯体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本病以主观症状为主,这些症状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的肠易激惹症状,头痛、头晕,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易激惹症状,以及心悸、胸闷痛等等。出现了以上症状而抽血化验检查、放射学检查以及胃肠镜检查结果基本正常的患者,应警惕本病,及时到风湿科就医。

20.什么是“脑雾”?

纤维肌痛患者常常会出现“脑雾”。虽然“脑雾”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名词,但能很形象地说明我们大脑好像大雾弥漫,思维一片混乱的状态。脑雾是大脑难以形成清晰思维和记忆的现象,它形容一个人精神疲劳的状态,常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决策能力和意志力,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学业。一份原来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因为脑雾、思路不通,可能花上数小时还没能完成。可见,脑雾属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中医认为脑雾或由人体气机运行不畅,形成气滞、湿蕴、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阻滞脑窍导致;或由阴血亏虚引发肾精不足,则脑髓失去充养导致。

21.得了纤维肌痛,怕风又怕冷是怎么回事?

纤维肌痛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全身多部位慢性疼痛,还可能会对外界的很多因素过度敏感,这些异常感觉与大脑、脊髓和外周的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敏感化过程有关,经常有患者会出现对环境,如光线、声音、温度、湿度等的敏感性增加,表现为畏光、厌恶嘈杂环境、怕风怕冷、或者又怕冷又怕热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常常因阴血亏虚、筋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外感风寒之邪,邪气乘虚痹阻于筋脉,出现肢体游走性疼痛,怕风、怕冷,遇寒痛剧,得温则减等症状。

22.纤维肌痛的常见伴随症状有哪些?

疼痛作为纤维肌痛最核心的症状,发生率为100%,疲劳和睡眠障碍是本病常见的伴随症状,发生率都在90%以上。此外,还常伴有一些情绪症状,如情绪低落、郁闷、急躁、焦虑,或对自己病情的过度关注,甚至呈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四肢麻木、刺痛、酸痛、蚁走感、以晨起明显的僵硬感,对湿度、温度、噪音,甚至光线的变化过度敏感等感觉异常的表现,还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盗汗、口干、眼干,腹痛腹泻便秘交替的肠易激综合征、尿急尿频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等症状。

23.纤维肌痛常见的合并症有哪些?

纤维肌痛有可能会与多种疾病同时出现,常见的有偏头痛、抑郁或焦虑症等。约55.8%的纤维肌痛患者患有偏头痛,包括头痛、对噪音或明亮光线敏感,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它们与某种大脑化学物质失衡有关,还有专家认为睡眠不足是导致纤维肌痛患者发生偏头痛的原因。重度抑郁症和慢性疼痛的共病率高达30%-60%,纤维肌痛和抑郁症不只是简单的共存关系,纤维肌痛是随后抑郁症发作的强预测因素,而抑郁症也同样是发生纤维肌痛的危险因素。此外,肠易激惹综合征、膀胱易激惹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颞下颌紊乱综合征等也可出现。

24.纤维肌痛一定会伴随抑郁症吗?

纤维肌痛以全身多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属于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这类患者普遍存在着抑郁、焦虑情绪,更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等心理科疾病。抑郁症在慢性疼痛患者中很常见,这一群体的抑郁症患病率是普通大众的三到四倍。高达50%的慢性疼痛患者患有抑郁症,纤维肌痛患者终生出现抑郁的比例则为58%-71%。一方面,长期、不可缓解的疼痛使患者身心倍感痛苦、压抑,另一方面,抑郁会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因此,患有抑郁症也会增加罹患慢性疼痛的风险。

25.纤维肌痛与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

纤维肌痛属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它的发病机制以中枢神经感觉传入处理功能失调为主,临床表现是弥漫性疼痛,痛觉过敏,伴有乏力、疲劳、睡眠障碍,甚至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并且疼痛可随情绪问题而加重。而抑郁症以明显的抑郁情感为主,伴睡眠问题,对于躯体化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出现多种与疼痛相关的症状,如疼痛、压痛等,其疼痛感觉多是由心情抑郁增加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导致,可无压痛,疼痛部位也可不固定,与心情好坏关系密切。

26.纤维肌痛看什么科?

首先,纤维肌痛临床症状很多,涉及多个系统。如何选择就诊科室,应以当前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为主,通常情况下,纤维肌痛最痛苦的症状就是肌肉关节的多部位慢性疼痛,应首先到风湿科就诊,通过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这种慢性的疼痛是可以减轻甚至消失的,而乏力、失眠、情绪不好等伴随症状也会随之好转或消失。但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反而是出现频繁的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心悸胸痛则应先于消化科、泌尿科、心血管科就诊以排查是否其它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当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为突出时,可同时前往心理科就诊。

27.去看纤维肌痛需要带哪些检查结果?

当患者因纤维肌痛就医时,可带上前期相关症状出现时做的所有检查报告单,如因肌肉关节疼痛进行的风湿免疫相关的抽血化验或关节超声或肌电图或放射学检查结果,因头痛、睡眠问题做的头颅检查、睡眠监测等结果,因情绪问题在心理科做的各种量表评估结果等,因肢体麻木问题做的颈椎腰椎核磁检查结果等,还有不同专科用于排查器质性疾病的检查结果,如胃肠镜、腹部彩超、胸部CT等。时间越近的检查结果就越有意义。同时,医生书写的相关病例也应该一同携带。

28.确诊纤维肌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确诊纤维肌痛应做的检查绝大多数用于鉴别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放射学检查、腔镜检查等等。根据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来排查相关器质性疾病的需要进行。例如,患者以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则需要进行风湿性疾病的相关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肌酶谱、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关节超声、放射学检查等。患者的躯体疼痛如还伴有明显的疲乏症状,则还要甲状腺功能;如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就可能还需要做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胃肠镜等;如伴有长期头痛、头晕,则可能需要做神经系统的CT或核磁等;如伴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则可能还需要进行心理疾病的排查。

29.如何诊断纤维肌痛呢?

目前纤维肌痛的确诊主要依靠医生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诊断量表的评估结果。因为纤维肌痛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组固定的压痛点,因此,医生会通过拇指按压的方法对这些压痛点进行测试,来判断是否达到诊断标准。由于在实际诊疗环境下压痛点检测的不便,有的医生会采用由纤维肌痛主要临床表现组成的量表评分来进行诊断,这些量表包括评估疼痛部位数量的普遍疼痛指数和症状严重性评分(由认知障碍、无恢复性睡眠、疲劳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及躯体症状数量评分组成)。当然,由于纤维肌痛症状的多样性,首次就诊或病情加重的纤维肌痛患者还常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30.如何对纤维肌痛的核心症状——“疼痛”进行评估?

疼痛实际上是纤维肌痛患者的主观感受,不像发热用温度计、心慌用心率这些客观的数据表示,所以,目前对疼痛轻重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自身,借助问诊和量表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如了解疼痛出现的时间长短就要通过医生对患者的询问,以3个月为界,出现3个月以上的疼痛为慢性疼痛;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通常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它是一把10厘米长的标尺,刻度范围为0-10,代表0-10分,4分以下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及以上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评估疼痛的范围是否具有弥漫性则采用普遍疼痛指数,对出现疼痛的部位进行计数。

31.诊断纤维肌痛的18个压痛点在哪里?

18个压痛点对称分布在身体的两侧,一共有9对,多数是在肌肉和骨骼的连接处:枕骨下肌肉附着处、斜方肌上缘中点、第5~7颈椎横突间隙的前面、冈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第2肋骨与软骨交界处、臀外上象限,臀肌前皱襞处、股骨大粗隆后方、膝内侧脂肪垫关节折皱线的近侧。 

图6-1 诊断纤维肌痛的18个压痛点部位示意图

32.在填写纤维肌痛诊断评估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解读诊断评估表的评估结果?

纤维肌痛的诊断评估表主要包括评估疼痛部位数量的普遍疼痛指数和症状严重性评分。普遍疼痛指数将人体分为19个部位(见图6-2),患者只需回忆并挑选出过去1周内出现过疼痛的部位,1个部位记1分,共19分。症状严重性评分总分12分,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过去1周内的疲劳、睡眠障碍和以记忆力下降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打分,按严重程度分为0、1、2、3分,共9分;第二部分是对过去6个月内是否出现头痛、抑郁情绪和下腹疼痛三个症状打分,出现过打1分,没出现过打0分,共3分。两个量表总分超过13分时,则应前往风湿科就诊。 

图6-2 人体分为19个部位示意图

33.仅依据压痛点、量表以及临床表现就可以诊断为纤维肌痛吗?会不会不科学?

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具有纤维肌痛诊断意义的客观实验室指标和放射学标准,医生常根据国际统一标准来进行诊断。这些标准都是在对纤维肌痛最核心的症状——躯体疼痛进行严格限定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躯体疼痛并非单纯的肌肉疼痛、神经性疼痛或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必须同时具有慢性和弥漫性的特点。可见,首先是限定了疼痛出现的时长,要求疼痛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不能缓解;其次是限定了疼痛的范围,必须是全身多部位同时出现的疼痛;此外,诊断标准中还对疼痛的多种伴随症状,如疲劳、失眠、肢体僵硬/麻木、情绪不好等,进行了程度上的限定。多个国家的研究显示这些诊断标准的特异性达到90%以上,可以准确地对纤维肌痛做出科学的诊断。

34.哪些疾病与纤维肌痛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

尽管纤维肌痛症状多样,缺乏特异的实验室阳性指标及放射学异常征象,但是核心症状离不开全身多部位的慢性疼痛,因此,临床最需要与其他常见慢性肌肉疼痛性疾病进行鉴别,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多发性肌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常从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实验室炎症指标水平、有无自身抗体等多方面进行鉴别。如纤维肌痛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两者均有慢性肌肉疼痛,但是后者疼痛范围局限在颈肩腰背部且伴有多个明显的触发点,按压时疼痛可牵连别处;而纤维肌痛的疼痛较为广泛,仅有压痛点而无牵涉痛,多伴有疲乏、失眠和认知障碍等。

35.为什么得了纤维肌痛,所有化验结果都正常?

纤维肌痛至今还没找到明确的病因,目前常规的化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采用大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发现本病患者会出现大脑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等脑区的活动异常,因此,目前的研究认为,中枢敏化是本病的核心病理机制,神经化学信号异常升高,促使疼痛信号被放大,对本来不应该感觉疼痛的刺激,患者却感受到非常疼,与其说是身体上的疼痛,不如说疼痛的根源在大脑。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基因,感染,创伤和压力有关。由于这种特殊的发病机制,该病实验室常规化验基本正常。

36.纤维肌痛会造成身体器官或组织永久性损害吗?

目前,越来越多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研究证实,纤维肌痛是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疼痛功能障碍,主要发病机制就是中枢敏化,换而言之,该类患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处理疼痛信号的过程出现了异常,表现为对疼痛等感觉过度敏感,以疼痛为主,轻微的按压就会引起患者明显不适,甚至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患者也可以出现自发性疼痛。因此,该病的病理基础在中枢神经,并不会出现肌肉或内脏器官等组织的永久性器质性损害。

37.纤维肌痛与阴血不足是什么关系?

阴血不足是出现纤维肌痛的主要人体内在原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消耗太过、或女性生产都可造成阴血不足。阴血亏虚后,筋脉失去濡养,风、寒、湿等自然界的邪气就会趁机侵袭筋脉,从而筋脉气血通行不利而致疼痛。肝主筋,阴血亏虚则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导致筋纵疲乏。肝血不足,清窍失于充养或阴虚阳亢可见头痛。肝与五脏关系也很密切,木(肝之所属)生火(心之所属),肝血不足,则母病及子,血不养心或虚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可见失眠、多梦、心烦等;木克土(脾之所属),则脾之运化呆滞,湿浊痰饮内生,导致腹痛腹泻;木旺侮金(肺之所属),肺失宣发,导致胸闷胸痛咳嗽;肝血不足,下汲肾阴、髓窍失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可见,阴血不足是本病发病的基本病理机制。

38.中医对纤维肌痛是怎么分类的?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一直在按照主要临床症状和常见伴随症状将疾病分类,就产生了中医学的专有术语——“证候”,用来概括为一系列有相互关联的症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1月发布的行业标准《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治指南》,本病常见中医证候分为4种:肝郁气滞证、寒湿痹阻证、痰热扰心证和肝肾不足证。肝郁气滞证的疼痛特点为走窜胀痛,多伴有焦虑易怒,胸胁胀闷,寐差多梦;寒湿痹阻的疼痛特点为酸胀、僵痛,多伴有四肢沉重无力,遇寒冷增,遇温痛减;痰热扰心证的疼痛特点为疼痛拒按,多伴有惊悸不安,头痛失眠,口苦心烦,性情急躁;肝肾不足证的疼痛特点为酸痛无力,多伴有腰膝痠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失眠健忘。

第七部分 治疗
39.纤维肌痛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因纤维肌痛属于慢性疼痛性疾病,减轻疼痛等常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本病治疗的最终目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缺少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疼痛、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常常无法在短期之内同时得以解决。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就诊时病情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的意愿,先制定阶段性的、短期内可实现的治疗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先缓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主要影响的症状,再逐步解决其他症状。在阶段性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医生的紧密合作,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才有希望在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40.纤维肌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纤维肌痛的治疗原则是应基于患者教育,采取循序渐进的多学科治疗模式,医患双方共同协商参与治疗决策。也就是说,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内容应涵括本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症状表现、治疗策略、预后等,对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还可讲解中医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等知识,帮助患者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纤维肌痛出现的诸多症状,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在患者对本病建立了正确的认识后,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可先从以锻炼为主的有氧运动、八段锦、太极等传统功法开始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则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多学科治疗模式,对严重疼痛或伴随症状明显者可采用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对情绪障碍突出者可采用心理治疗,对躯体功能严重下降者可采用康复治疗。

41.纤维肌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疗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考虑到在疼痛、体能和健康方面的效果以及实用性、相对低花费、安全隐患小的优势,国内外多版指南都推荐将运动锻炼作为本病的首选疗法,常用的有力量训练、有氧运动、拉伸运动、水中运动、瑜伽,以及我国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还有针刺、推拿、经颅电/磁刺激、激光照射和矿泉浴,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的心理干预疗法。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常用西药有普瑞巴林、度洛西汀、米那普伦和阿米替林等,中药主要是根据中医对疾病的类型划分采用不同作用的中药复方汤剂或中成药。临床也常常将以上疗法联合应用来更快减轻症状、改善病情。具体如何选择,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制定。

42.健身气功对纤维肌痛的疗效如何?

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养生功法,是将身心锻炼相结合,通过和缓的动作,配合呼吸吐纳,心理调适,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以达到形神合一,阴阳平衡的状态。健身气功很适合纤维肌痛患者,研究表明包括太极拳、八段锦、国医大师路志正版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等健身气功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睡眠、疲劳和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远期疗效,即结束锻炼后,部分疗效还可持续到半年至1年之久。来自临床数据还显示,患者的病程越短,习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此外,健身气功动作缓慢柔和,锻炼方法正确得当,对关节和肌肉的损伤程度很小,安全性良好。

43.健身气功什么时间练好?健身气功锻炼的强度、频率有要求吗?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养生功法最佳锻炼时间为卯时和酉时。卯时,就是清晨5时到7时,太阳刚刚升起时,这时清晨的露珠还没完全消退,车流量小,空气质量良好,练功时可以吸收精气中的精华。酉时是傍晚5点到7点,这个时间练气功容易沉静下来,疏缓一天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精神。傍晚练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及机体的基础代谢。

在锻炼强度、频率和时长方面,习练的强度以患者自身不觉疲劳,疼痛不会加重为度,建议每天至少锻炼一遍,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增减每次习练的时间和动作的强度,一般在掌握锻炼要领的前提下,1个月可以获得初步疗效,3个月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习练的时间越久,对纤维肌痛的疼痛和其伴随症状的改善效果就越明显。

44.太极拳、八段锦等我国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练习多久才能有效果?

由于太极拳、八段锦等我国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的动作要领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为保证疗效,建议锻炼不应短于3个月。目前来自临床高质量的试验结果显示了练习这些传统功法的时长如每次达到30~90分钟,平均坚持12周,可显著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疲劳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最终的疗效与锻炼坚持时间有关,比如24周的锻炼效果就明显优于12周的效果。最新的研究还表明,3~8个月的运动疗法结束后,患者躯体功能和疼痛症状的改善甚至能维持12个月。

45.纤维肌痛患者可以练瑜伽吗?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身体、心理及精神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旨在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以达到身心的合一。瑜伽动作轻柔、舒缓,可以帮助纤维肌痛患者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轻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配合瑜伽特有的呼吸方式、涤清心灵的冥想,可以释放压力,调节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46.全身疼痛,无法坚持锻炼应该怎么办?

运动锻炼尤其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减轻疼痛组织的痉挛,增强肌肉耐力,改善关节功能和心肺功能。如果疼痛程度达到中重度,无法坚持锻炼,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缓解疼痛。首先可以选择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温水浴、红外线理疗、针刺、督灸、推拿、中药熏洗、催眠疗法、经颅电/磁刺激等。其次,可以在床上取仰卧位,由家人协助做一些非负重的被动运动。经过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疼痛时,建议加用口服中药或西药治疗缓解疼痛,待疼痛减轻后再进行运动锻炼。

47.中医如何治疗纤维肌痛?

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治疗方法众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分为中医内治疗法和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治疗法常围绕着纤维肌痛的核心病机——肝郁气滞、痹阻筋脉,给予疏肝解郁、通络止痛的口服中药治疗,临床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和柴胡桂枝汤等;当然,根据患者就诊时的最痛苦症状和病情特点,其他作用如温经散寒、养血柔筋等的中药方剂也会常被用到。中医外治疗法又分为中药外治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中药外治疗法包括中药熏洗/熏蒸/浸浴、中药气雾透皮、中药穴位贴敷等;非药物疗法以针刺疗法为主,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揿针、针刀、灸法、拔罐、推拿、刮痧、穴位埋线等。

48.治疗纤维肌痛常用的中药有哪些?

中药治疗纤维肌痛不是简单的将相似作用的中药堆积使用,而是根据不同的中医分类——“证候”来选用不同作用的中药组成方剂进行“团队作战”。如肝郁气滞证者,多用柴胡、黄芩、当归、白芍、威灵仙、枳壳、陈皮、香附、元胡索、郁金等,如兼气滞血瘀,则增加桃仁、红花、川牛膝、乳香、没药等。寒湿痹阻证者,多用附子、黄芪、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细辛、桂枝、蜈蚣等。痰热扰心证者,多用半夏、竹茹、枳实、橘皮、茯苓、龙骨、牡蛎、忍冬藤、地龙等。肝肾不足证者,多用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牛膝、桂枝、秦艽、细辛、木瓜、伸筋草、乌梢蛇等。“团队作战”的战术需要中医专业医生来制订。

49.中医治疗纤维肌痛的优势有哪些?

中医治疗的镇痛效果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古籍中就有相关的论述,涉及到针刺、中药疗法。除了慢性疼痛,纤维肌痛还有疲劳、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胃肠功能紊乱等常见症状,这与中医的治病整体观念十分符合。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原则,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对纤维肌痛来说,中医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从而起到减轻肢体疼痛,改善其他常见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50.针刺治疗纤维肌痛效果如何?有副作用吗?

针刺治疗纤维肌痛在业内已经开展了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现有证据已表明普通针刺和电针均可以很好的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一部分研究还显示在短期(1~3个月)和长期(6个月)的止痛效甚至优于西药阿米替林。其主要的副作用是轻微的恶心、针刺反应和症状加重等,以及针刺部位的瘀伤和疼痛,一般可以很快缓解。针刺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如伴有明显疲劳、或睡眠障碍、或头痛、或认知障碍、或情绪问题、或肠易激惹症状、或膀胱易激惹症状等进行灵活调整。

51.电针会比普通针刺效果更好吗?

电针属于针刺疗法的一种,是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结合脉冲电刺激的一种疗法,从而增强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作用。由于电针的刺激性更强,对于肌肉僵硬、紧张、酸痛以及关节疼痛的症状,电针的效果比普通针刺的效果更佳。但对一些肌肉痉挛或对疼痛敏感的患者,电针可能会加重这种痉挛或疼痛。因此,临床上,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

52.推拿可以减轻纤维肌痛症状吗?

推拿是中医的特色非药物疗法之一,是借助医者的手在病患的体表、受伤部位或疼痛的部位、特定的腧穴,采用不同力道进行推、拿、提、捏、揉等手法的治疗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虽然目前推拿治疗纤维肌痛的临床研究还很少,但从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来看,推拿治疗可能具有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晨僵和疲劳、缓解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效果。应注意,推拿时手法力道不宜太重。

53.纤维肌痛西医怎么治疗?

目前国内常用治疗本病的西药主要有抗惊厥药普瑞巴林、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伦、阿米替林、曲马多等。①普瑞巴林:具有改善疼痛的效果,对睡眠障碍和疲乏也有轻微的疗效。②度洛西汀:度洛西汀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睡眠和躯体功能,对疲乏无效。③米那普伦: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疲乏和躯体功能,对睡眠障碍无效。④阿米替林:低剂量服用可以改善疼痛、睡眠质量,对疲乏有轻微疗效。⑤曲马多:可以改善疼痛,但对疲乏、睡眠障碍、躯体功能无效。此外,还有一些西药,由于治疗作用轻微、或存在药物安全性方面的隐患、或无明确的有效性证据,如非甾体抗炎药、生长激素、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阻断剂等,不建议服用。

54.治疗纤维肌痛的西药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治疗纤维肌痛的西药常见副作用多集中在神经系统(如嗜睡头晕头痛)和消化系统(如口干恶心便秘)。如常用药物普瑞巴林的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头痛、共济失调、体重增加、便秘、视力模糊、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和下肢水肿等;度洛西汀的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口干、头晕、头痛、疲乏、嗜睡和便秘等;米那普伦常见副作用有眩晕、出汗、潮热、排尿困难、肌肉僵硬、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等;阿米替林的常见副作用有多汗、口干、心悸、心动过速、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嗜睡、震颤、眩晕、体位性低血压等。由于临床情况复杂,如果出现了疑似的副作用还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是否是药物所引起。

55.治疗纤维肌痛的西药服用后不舒服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一开始服用西药后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或头晕、嗜睡、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时,可以先将所服用的药物减量观察。待适应一段时间,再慢慢恢复至常规剂量治疗。如果不良反应仍不能耐受,可以考虑换药,如换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西药,或者给予中药等其他方法治疗,还可以换用外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诊治。

56.什么是正念疗法,对纤维肌痛有效吗?

“正念”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西方的心理学家及医学家将正念的概念和方法从佛教中提炼出来,发展为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是对以正念为基础和核心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统称,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强迫和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从神经学到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科学研究证实了正念疗法的疗效,显示出正念疗法对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提升调节免疫力以及缓解疼痛等都有所助益。在纤维肌痛的治疗中,正念疗法具有减轻躯体疼痛、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57.什么是催眠疗法,对纤维肌痛有效吗?

催眠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是用催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借助暗示性语言,将患者诱导到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此时易于接受治疗者的观念,以消除患者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治疗者通常根据患者的病症,用正面、肯定的语言向患者指出病症会消除,或进行精神分析,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有研究显示催眠治疗纤维肌痛可减轻疼痛、改善心理困扰,对疲劳和睡眠障碍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在治疗结束后12周,还仍有一定减轻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

58.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肌痛效果会更好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的优势体现在增效和减毒两个方面。首先在增效方面,现有研究表明在服用西药如阿米替林、度洛西汀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在改善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等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次在减毒方面,有的患者服用西药后会出现副作用,比如说出现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等,这时联合中医治疗,采用中药内服或中医外治疗法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同时通过增强疗效来减少西药服用的剂量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59.纤维肌痛治疗后,如何判断治疗是有效的?

由于纤维肌痛症状繁多,症状谱较广,常见症状就包括了疼痛、疲劳、失眠、抑郁或焦虑、身体触痛僵硬、消化不良、躯体功能下降等等,又缺乏能反应病情轻重的实验室指标,因此,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均采用量表对纤维肌痛病情进行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后疗效的评估也是如此。目前认为至少要在疼痛、躯体功能、睡眠质量、疲劳感同时获得改善才能达到治疗有效的标准,除此之外,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也很重要,常常纳入病情的整体评估中。

60.纤维肌痛患者应该多久进行复诊?

由于纤维肌痛具有反复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即使是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该定期复诊,进行专业的病情评估和分析,以求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疾病复发。对尚未达到理想控制、临床症状突出的患者,一般建议1个月进行1次复诊以评估病情变化,经过治疗后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建议3个月进行1次复诊以评估病情,如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6个月进行1次复诊,具体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61.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了应该怎么办?

绝大多数纤维肌痛患者对压力和环境的感知非常敏感,病情常常会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而加重。病情的加重如果出现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当积极分析、寻找加重的原因。常见的加重因素有天气变化、过度的体力劳动、情绪波动、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等。曾有国外报道显示92%的纤维肌痛患者因“寒冷或潮湿”的天气加重。还有少部分患者会因感冒/感染、身体伤害、过敏、饮食不当、月经来潮等因素导致症状加重。找到加重原因后,应尽早予以去除。其次,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求加重原因是否由其它疾病引起。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疗效欠佳,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症状也会加重,此时,更应加大治疗的力度,攻克难关,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八部分 预后
62.纤维肌痛能治愈吗?

可以。早诊断早治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与患者共同商定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治疗,采用循序渐进的多学科治疗模式,坚持长期治疗、密切监测与定期随访,就可以实现纤维肌痛的治愈。以上内容在治疗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设定治疗目标和随访周期,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结局。纤维肌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活动和工作,因此随访时应多方面评估纤维肌痛的影响,重点关注最受影响的方面,尤其在治疗初期或症状稳定之前,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改善状况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新出现的症状需要进行临床评估,以确保症状不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此病进行积极治疗就能实现治愈。

63.得了纤维肌痛,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纤维肌痛本身并不累及内脏,不会产生器质性损害,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甚至加重,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明显下降,从而使其社会功能受损。什么是社会功能受损呢?比如,工作方面,上不了班,人际交往方面,亲戚、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家庭方面,应尽的家庭职责做不到,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等等,与社会脱节。迁延不愈的纤维肌痛作为危害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常见慢性疾病,显著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严重者发展为心理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第九部分 纤维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
64.纤维肌痛症状较轻,可以不治疗吗?

当纤维肌痛相关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是可以停止治疗的,但由于本病具有反复性、隐匿性的特点,还应注意避免可导致疾病复发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时怕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情绪易急躁、波动的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以预防疾病的复发,但是,即便如此,仍不能保证可以长期维持病情的缓解。由此可见,即使症状较轻,还是要坚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方案,争取纤维肌痛相关症状的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65.作为患者,了解清楚纤维肌痛的疾病知识,会有助于本病的康复吗?

了解清楚疾病知识,可提高对纤维肌痛的正确认识,并将有利于配合医生对本病的治疗。国外有研究显示,通过疾病教育帮助患者建立对纤维肌痛正确的认知就可以达到改善躯体疼痛的效果;甚至,深入的、全面的患者教育与常规教育相比,在12个月后,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和抑郁情绪都会有更加明显的改善。疾病教育与运动锻炼相结合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尤其在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方面。有余力的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纤维肌痛出现的诸多症状,以减轻思想负担,提高对健康状态的满足感。

66.补充维生素对减轻纤维肌痛的症状有作用吗?

目前对于纤维肌痛患者来说,补充何种维生素、甚至要不要补充维生素都无一致的结论。关注最多的是维生素D,研究发现约五分之一的纤维肌痛患者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血清维生素D缺乏还与纤维肌痛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抑郁和焦虑情绪具有相关性。虽然已初步显示出对血中维生素D水平下降的患者进行补充治疗是有益的,但是,因为有研究也显示服用维生素D 3个月的疗效仅和安慰剂相似,因此,维生素D的疗效还存在争议。而日常常用的维生素C和E是否会有益也无一致结论。可见,目前也无法肯定任何食物或饮食模式对纤维肌痛患者有益。建议患者规律饮食作息,食用多种营养丰富的膳食,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肯定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67.保持合适的体重对预防纤维肌痛有作用吗?

有作用。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人数逐渐增多,体重对纤维肌痛的负面效应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并已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这里先介绍一个指标——体重指数,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肥胖对纤维肌痛的疼痛程度、压痛点数量、疲劳、睡眠质量、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均存在不良影响。不仅如此,体重指数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体重指数越大,口服药物治疗纤维肌痛的止痛效果越差,并且生活质量也越差。较高的体重指数已成为公认的纤维肌痛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纤维肌痛患者应控制体重。

68.总是情绪不好,需要去心理科吗?

负面情绪是纤维肌痛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是烦躁,经常控制不住地发火,亦或是过度关注自己的病情,甚至呈焦虑或抑郁状态,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从中医角度讲,长期的过度焦虑或抑郁会引起阴血耗伤、人体气机郁滞不畅,则筋脉疼痛不适。可见,长期情绪不好,依靠个人难以调节,会加重纤维肌痛的病情,需要前往心理科协助治疗,在医生的帮助下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帮助纤维肌痛的康复。

69.纤维肌痛患者如何缓解精神压力?

罹患纤维肌痛后,长期不能缓解的疼痛、疲乏、失眠等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精神压力也会增大。但是纤维肌痛本身并不会累及内脏,一般不会产生器质性损害,所以患者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决心和耐心,尽量克服对疾病恐惧、避免过度关注症状,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要坚持适宜的锻炼,太极拳和八段锦等我国传统项目讲究调心、调息、调身,将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不仅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躯体功能,还可以使人放松,缓解精神压力。最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比如听音乐、记日记、旅游等,多鼓励自己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多与人交往和沟通。

70.纤维肌痛患者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见于90%的纤维肌痛患者,是患者最为苦恼的症状之一。有研究显示,纤维肌痛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疼痛程度越高,注意力越差,而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减轻疼痛和注意力下降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至关重要。如避免睡前进食过饱或不足,睡前不要饮酒、咖啡、浓茶等,睡前脑力活动不宜过度,不宜长时间刷视频或看刺激性的电视或影片,白天睡眠过多也会导致夜晚难以入睡;同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还包括白天保持适当的活动或运动,选择舒适的睡眠用品,调整好卧室的光纤、温度、湿度,睡前热水足浴等;此外,还可以进行中医理疗或中药以助眠,情况严重者可在心理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

71.纤维肌痛患者锻炼时需要注意什么?

运动锻炼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运动强度,建议患者初学阶段在医生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时应先掌握动作大致要领,并结合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好用力的大小,对有难度的动作,可逐步完成,不要急于求成。需呼吸配合的运动形式,比如太极、八段锦、瑜伽等运动,建议待动作娴熟后再结合动作的升降开合,有意识地配合呼吸。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肌肉关节酸痛、肢体僵硬、动作不协调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练习以达到最佳效果,如肌肉关节酸痛程度较重,建议前往医院诊治。

72.纤维肌痛患者在穿衣和居住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中医认为纤维肌痛的发病与风、寒、湿等邪气入侵机体,导致筋脉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临床上也可以见到许多纤维肌痛患者出现怕风怕凉等寒冷不耐受的症状,在气温骤降、或空调房、或吹到凉风时患者常感到周身僵硬不适、身体疼痛或原有症状加重,因此,纤维肌痛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以避免着凉或汗出当风,避免空调直吹,居所要温暖干燥,避免自然界的邪气由外入侵机体。

73.纤维肌痛患者在情绪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纤维肌痛患者常有情绪问题,临床表现为烦躁、焦虑、低落、抑郁,对自己病情过度关注等,且情绪与疼痛、睡眠、疲劳等症状会互相加重。中医认为肝属木,藏血,主司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因此,喜欢升发条达而厌恶压抑郁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顺应了生发的特性,所以肝在四季之中合于春季。肝是人体调节情绪的重要脏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畅达,人就会积极乐观、舒畅开朗,反之,如果出现长期的情绪问题,就会导致人体气机郁结,气血运行不利,伤及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本病患者需要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掌握一定的方法以进行自我调节情绪,如参加八段锦、太极和瑜伽等对情绪有舒缓作用的运动。如果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建议前往心理科寻求专业治疗。

74.吸烟会影响纤维肌痛吗?

在各种慢性疼痛疾病中伴纤维肌痛的患者当前吸烟率(39%)明显高于不伴有纤维肌痛的患者(25%),吸烟的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和躯体功能障碍较不吸烟患者更为严重。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吸烟的纤维肌痛患者较为严重的症状和较差的躯体功能状况是由吸烟引起的,但考虑到吸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还是建议纤维肌痛患者尽早戒烟。

75.纤维肌痛患者适合泡温泉吗?

泡温泉属于水疗。水疗是利用不同温度、压力和成分含量的水,以不同方式,如浸浴、淋浴、喷射浴、气泡浴等,作用于人体,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水疗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有研究发现相较于自来水疗法,矿泉水泡浴对纤维肌痛疼痛患者的程度有显著改善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具有温经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熏洗治疗,每晚一次,可以有效减少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部位数量、减轻疲劳、改善睡眠等症状。当然,泡温泉后,还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76.纤维肌痛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

纤维肌痛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首先不要过度担忧或焦虑,要正确认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虽然随时变异,临床症状千差万别,但目前毒力下降,感染后临床症状不重;其次,如有必要,感染者可以及时服用针对性的药物,以加快清除新冠病毒,恢复健康;当然,原有的治疗纤维肌痛的药物也应该继续服用。生活方面,建议多喝热水,以补充新冠病毒感染发热后降温所带走的人体水分,同时多喝热水可以帮助更快地清除新冠病毒。饮食方面,建议补充优质蛋白,在新冠病毒感染和恢复的过程中,人体会有大量蛋白质被消耗,充足的蛋白质可很好地帮助机体维持免疫功能。此外,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机体康复。

主编
焦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秘书长,海协会风免学专委会纤维肌痛学组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世中联免疫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副主编
宋福学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延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委

王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亚云河北省中医院

肖语雅深圳市中医院

贾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评审专家组
终审专家

方勇飞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第一轮评审专家

王义军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侯秀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唐今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唐晓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程永静北京医院

第二轮评审专家

于静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玉华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

齐岩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刘秋红苏州市中医医院

张剑勇深圳市中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终审专家

方勇飞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张华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王海东甘肃省中医院

王莘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吕新亮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建设的权威、专业、惠民、多元的中医药科普公益平台,旨在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优势,构建科学、规范、标准的中医药科普知识内容,促进中医药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电话:010-64274797
邮箱:kxpjb211@163.om
Copyright©2007-2021京ICP备17069760号-1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