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
发布时间: 2016-03-04
-
前 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按照GB/ T1 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
本《通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提出。
本《通则》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通则》起草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本《通则》主要起草人: 王永炎、吕爱平、韩学杰、汪受传、高颖、王丽颖、虞舜、周莉、赵霞、刘孟宇、常静玲、陈争光、戴启刚、宇文亚、徐珊。引 言
临床诊疗指南是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 科学配置医药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载体。为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 保障中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发了中医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国际上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已有成熟的程序和方法, 但如何将其运用到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过程, 形成既符合中医临床诊疗特点又切合国际规范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方法, 是形成高质量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关键。因此, 为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方法, 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质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 年下达中医药标准制/ 修订项目计划, 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的研制工作。
在《通则》制定过程中, 起草小组以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符合中医实际为基本原则, 通过开展专题研究, 提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方法要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的基础上, 注重中医特色。指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各项建议的形成要有充分的证据, 并且可溯源。强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时既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临床证据, 又要注重专家经验。起草小组经过4 年多的努力, 先后召开5 次研讨会, 征求行业内上百位专家, 尤其是具有丰富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经验的专家的意见, 再综合各方面意见, 经过反复研讨、修订, 最终通过审查, 达成行业内共识。
在《通则》编制过程中, 得到了刘建平、詹思延、谢雁鸣、唐旭东、沈同、白殿一、毛树松、武晓冬、李慧等专家的指导, 在此表示感谢!